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向海,蓝色引擎动力澎湃
2024-12-19 14:57:02来源:广西日报编辑:林姗婷责编:刘洋

  冬日暖阳下,钦州市沙井岛蚝情广场人潮涌动。“给我来一份蒜蓉蒸大蚝。”钦州蚝情节如期而至,肥美的大蚝鲜香四溢。

  海上,龙门群岛七十二泾是万亩大蚝养殖场,十里蚝排延绵不绝。

  往南,北海市银滩南部海域,3176座人工鱼礁成就了当地最早的海洋牧场,海上放养鱼、虾、贝等。

  渔业是海洋经济最传统、最直观的体现,这片海生机勃勃。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要求广西充分利用沿海沿江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对我区建设海洋强区寄予殷切期望。

  数据显示,2023年全区海洋生产总值达2568亿元,同比增长9.3%,成为拉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蓝色引擎。海洋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9.7%、27.6%、62.7%,第三产业成为海洋经济的新亮点。

  这一年,蓝色引擎同样动力澎湃。

  今年以来,全区海洋经济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动态静观,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稳中向好。

  海洋旅游业增长势头强。前三季度,沿海三市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6.9%,旅游收入1248.69亿元,同比增长22.3%。

  海洋渔业稳步发展。广西海水产品产量位列全国第六,牡蛎产量全国第一,南美白对虾、金鲳鱼产量全国第二。前三季度,海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6.1%。

  海洋交通运输业平稳增长。北部湾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位列全国前十,前三季度北部湾港口集装箱吞吐量656.87万标箱,同比增长14.3%。

  海洋船舶工业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前三季度,海洋船舶工业同比增长9.9%。

  向海图强,海洋新兴产业加快成长。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不断加快,引进中船、远景、锦峰、文船等多个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项目,积极打造海上风电千亿产业集群。

  海洋电力业增速显著,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实现并网发电,累计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前三季度,海洋电力业同比增长31.4%。

  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发展态势较好。防城港核电及北海、钦州电厂等新增机组陆续投产发电,海水综合利用规模持续扩大。前三季度,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同比增长11.0%。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有序发展。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加快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前三季度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同比增长5.1%。

  一湾相挽十一国,广西海洋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拓展。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东盟国家蓝色经济论坛,参加第八届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助力发展国际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与东盟国家共同发起或参与国际和区域性科学计划。

  当前,广西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加快打造成为广西海洋科技创新生力军,建立热带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海洋遥感中心)。

  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活力持续增强,海洋领域自治区实验室加快筹建,我区首个海洋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渔场养殖装备项目启动实施。

  全区累计认定40家省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

  实施向海经济人才支持专项项目,提升向海图强人才支撑能力。广西大学、北部湾大学推进海洋学科建设,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打造海洋领域人才小高地。

  引人注目的是,广西推动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高品质生态资源支撑高质量发展。

  组织实施大规模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推进海域、海岸带和无居民海岛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形成北海冯家江、钦州孔雀湾、防城港西湾红沙环等一批海洋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在全国乃至全球推广。北海涠洲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今年以来,已整治修复岸线17.3公里,生态修复面积超300公顷。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广西将进一步激活“蓝色基因”、做强“蓝色产业”,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莫 迪 通讯员 杨晓佼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