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那坡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越南相邻,边境线长207公里,是广西边境线最长的县份,世居壮、汉、瑶、苗、彝五个民族,总人口22万人,壮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中黑衣壮人口约5万人。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千百年来,当地群众以山头为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保留了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被誉为“壮族的活化石”。
近日,2024年“壮美广西——全国记者边疆行”秋季文旅宣传采风活动走进百色市那坡县,探秘“以黑为美”的黑衣壮。
“尼的呀,尼的呀……”10月21日下午,采风团来到那坡县坡荷乡中山村,车到村口,热情的黑衣壮妇女早备好美酒等候着,她们唱着嘹亮的山歌,穿着独特的黑色服饰,用古朴的方式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当地黑衣壮妇女在中山村接龙桥上唱迎宾歌
“尼的呀”,是广西那坡壮语里“好的呀”的意思,是黑衣壮流传的民歌中常用的衬词。在历史长河中,黑衣壮至今仍保存着古朴完整、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谣,被誉为“广西民族音乐富矿”。
中山村是那坡壮族民歌的发源地之一,其特有的“同歌”文化是中山村的传统民俗,已传承了一千多年,现已发展成为当地特有的民族节庆“同歌节”。2006年,那坡壮族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地黑衣壮妇女在村内聊天
依托独特文化及自然资源禀赋,中山村打造了尼的呀田园综合体项目,突出一二三产融合,着力推进农文旅项目建设。
“我们这里有很多资源,比如兰花资源、天坑资源、壮族民歌资源,中山村自2018年推进乡村旅游建设以来,当地村民通过参与百香果、野菊花种植及工程项目施工的务工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村集体350亩百香果基地,2023年以来累计收入超100多万元。”那坡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旅游股股长周捍华介绍,随着乡村文旅的兴起,村民在参与黑衣壮民俗文化展示的同时,还参与经营民宿、农家乐、餐厅等,吃上了“旅游饭”。
采风团成员在那坡尼的呀田园景区体验“高山流水”式敬酒
采风团体验黑衣壮篝火晚会
据了解,2023年,那坡县坡荷乡中山村荣获广西第一批百镇千村“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称号,那坡尼的呀田园景区获评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10月22日,采风团深入广西边疆民族博物馆、感驮岩、黑衣壮古寨旅游度假区等,进一步走近黑衣壮,感受黑衣壮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喝过酒才能进村子,这是到黑衣壮做客的规矩,无关酒量,是人情醉人。走进黑衣壮古寨旅游度假区,还未进景区就听到一阵优美的壮歌伴着酒香扑面而来,黑衣壮人已经在门口唱起了迎宾敬酒歌。“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是从嘹亮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黑衣壮人的热情好客。”采风团成员感叹道。
黑衣壮古寨旅游度假区迎宾现场
走进寨子,道路两旁的摊位上,摆满了当地黑衣壮妇女手工制作的壮锦围巾、绣花鞋、绣花鞋垫等手工艺品。原生态的歌声、原始的舞蹈、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延绵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一路上,黑衣壮纯朴的民风民俗,传统的杆栏式建筑、民俗服饰、山腔民调等,令人叹为观止。
黑衣壮妇女在寨子内售卖壮锦围巾等手工艺品
62岁的杨桂金是那坡县城厢镇龙华村吞力屯村民,她从小就跟着父辈学习唱黑衣壮民歌,黑衣壮古寨旅游度假区开放后,她常和村里歌舞团的姐妹们来到景区进行表演,给家里增加一些收入。“旅游开发后,村里道路环境变好了,很多人来我们这里旅游,买我们的一些手工艺品,感觉日子越过越好了,现在我家里还盖了新房,做起了民宿,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杨桂金说。
黑衣壮妇女跳起迎宾舞
近年来,那坡县积极开发黑衣壮民俗风情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黑衣壮民俗风情旅游,到那坡旅游观光的游客逐年增多,黑衣壮民俗风情旅游已成为广西民俗风情旅游的重要内容。
“尼的呀,山歌年年唱春光,竹林飞歌引凤凰,青山不老歌不断,新歌唱来迎太阳……”随着那坡“黑衣壮”文旅资源的进一步挖掘,这个“以黑为美”的族群,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让世人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采。(文/图 林姗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