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一栋栋厂房整齐排列,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林启波/摄
北部湾畔的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码头一片繁忙场景,一批批光伏玻璃产品“扬帆”销往全球;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内,多家高科技企业展现蓬勃创新活力;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内,区内外企业携手勾勒出一条熠熠生辉的产业带……
产业园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今年以来,我区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持续推动园区经济发展,引导市场化力量共建共享园区,并推出行政审批简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项目落地,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1 补短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产自广西合浦县的海鸭蛋,因个大味美而远近闻名。当地合浦工业园区吸引大批海鸭蛋企业入驻,源源不断的鲜美蛋产品从这里销往国内外。
“海鸭蛋企业每日产生大量污水,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一度制约着合浦工业园区的发展。”该园区有关负责人称。
此前,园区内大量污水需通过管道输往北海的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仅过程繁杂,处理承载力也不足。改善园区环境,提升企业产能迫在眉睫。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与资源,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今年年初,广西交投物流集团与北海市合浦县政府开展合作,在广西率先推行合作共建园区新模式。由广西交投物流集团投资建设的新污水处理站,运行后将为海鸭蛋等产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保障。
在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一大批配套设施正悄然规划和建设中。
“我们充分发挥自身在投资、建设、运营等方面的优势,为铁山东港产业园量身定制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包括加油站、新能源充电桩等,都在规划建设中。”广西交投园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黄国才告诉记者。
据介绍,目前,广西交投物流集团已经实施铁山东港产业园第二供水厂、水循环、租赁住房和合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四个项目,总投资预计3.5亿元。
社会资本的引入,为产业园区的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目前,我区正加大力度推动广大行业企业参与园区建设,积极引导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各产业园区同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合作,共同参与产业园区建设,探索形成了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的“广西交投+北海路港”,玉林龙潭产业园的“中建五局+太平洋建设+广投”,百色百东新区的“中交建+平陆运河集团+杭实”等多个组合。
“社会资本的加入,推动园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项目引进、企业投产扩产以及产业集聚奠定坚实基础。”自治区园区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各市与央企、国企、外企、民企等各类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园区项目超50个,总投资超1600亿元。
2 强招引,厚植产业创新土壤
广西中科阿尔法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和车间里,晶圆测试、芯片封装、封装测试等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行。多种模拟芯片陈列在展架上,创新力十足。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芯片能够用于无人机、风电智能监控、智能电表等产品。计划今年新增1万平方米厂房和5—10条封装生产线。
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内,类似中科阿尔法科技的高科技企业不在少数。新设企业税收优惠、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奖补……随着一系列优惠政策落地,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等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纷纷落户于此,已有超50家企业入园。
“光靠政策吸引不够,营造科研创新的氛围也非常重要。”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相关负责人点出关键。该园区引入新能源院士工作站,与区内重点高校及工信部下属研究机构共同建立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导入测试认证及标准制定等行业资质工作站,并联合华为等头部企业引入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效衔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以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为代表的科创型园区,正在八桂大地上不断涌现。近年来,我区实施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成效显著,利好的政策和优势精准的配套服务,让广西园区与国内外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今年以来,我区赴长三角等地区对接重点目标企业,举办专题推介会,推动双杰电气高端制造生产基地、钠壹钠电池北海生产基地等一批高科技项目洽谈,推动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在培育创新潜力的“土壤”作用下,新松科技、中科阿尔法科技等一批原计划转移到东盟的国内高端制造业企业在广西“生根”。
创新“渠水”的联动互通,助推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广西园区正顺应科技变革与产业变革态势,打造开放型经济新生态。今年6月,广西发布《“飞地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将以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重点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储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人工智能、元宇宙、生命科学、深海空天等未来产业以及东部地区转移的重点制造业,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优势互补、园区共建、利益共享的“飞地经济”合作。
3 优服务,让企业经营更便利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吸引企业落户的最佳名片。
为促进大中小企业在园区内“安居乐业”,广西园区管理部门积极扮演“管家”角色,从方方面面着手解决企业烦忧,为生产经营提供便利。
“我们从杭州迁过来,主要被龙州县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近日,广西禧实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翁利萍告诉记者,他们决定入驻龙州县工业园区后,在工厂审批、建设规划、工商注册等办理环节,都得到当地政府和园区提供的高质高效服务。
近年来,龙州县对入驻并签订5年期以上合同的企业,实施标准厂房“免三减二”的扶持政策。同时,组织企业申报各类扶持资金工作,解决企业发展诉求258个,帮助园区、企业获得上级各项资金补助6928.357万元,投放“桂惠贷”贷款11.03亿元。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优化服务形式内容,广西园区的服务正不断提档升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直面企业的困难和需求,想尽办法解决。”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建立了“四个一”机制,即一名党工委委员带领一名党员干部挂包服务一个企业,实行每周一走访工作模式,服务企业在用地、用林、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诉求办理。
在东兴产业园区,东兴试验区综合服务中心和东兴市政务服务中心进一步整合,设立推行前置指导、并联服务、容缺受理、帮办代办等措施,并推行税务“一站式”集成核准新模式,审核时长平均压缩80%以上,入园企业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
今年4月,自治区政府印发《2024年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开展政务服务提升专项行动,新增一批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链通办”集成服务套餐,并在全区各级政务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有力推动了园区经济的发展。今年1—9月,全区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分别完成1.56万亿元、19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广西云-广西日报见习记者 刘俊聪 田希霞 通讯员 黎 娜 黄信誉)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