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广西探索三级规划联编 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样板
2024-10-23 13:09:0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林姗婷责编:刘洋

  国道241线过境公路提质改造后的第一个圩日,广西贺州市昭平县走马镇一改以往尘土飞扬、人车混行、占道经营的景象,宽阔崭新的道路、醒目的警示标线、整洁有序的摊位让人们眼前一亮。

  走马镇主干道路环境的成功改造,是当地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个缩影。2022年以来,广西国土资源规划设计集团(以下简称“广西规划集团”)相继承接《走马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走马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走马镇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探索三级规划联编新模式,引领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建设,为打造以人为本、布局优化、综合配套的新型城镇化示范样板提供了技术支撑。

广西探索三级规划联编 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样板

  昭平县走马镇建成区域航拍 供图 广西自然资源厅

  规划引领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业态

  “规划统筹推动实施方案落地,是我们此次三级规划联编的优势和创新点。”广西国土规划集团项目负责人彭玉如说,在走马镇探索三级规划联编新模式,用上位规划指导下位规划,推动下位规划在上位规划的框架内实施,有效提高了规划编制的效率,确保规划蓝图的落地实施。

  走马镇是贺州市昭平县茶园占有量最大的乡镇,是昭平县重要的有机茶叶产地。今年秋茶季,该镇福行村数千亩茶山披上了嫩绿新装,茶农穿行茶垄赶采秋茶,阵阵茶香吸引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体验秋茶采摘、手工制茶等特色茶文化。福行村六堡茶农旅示范园建成运营后,逐步形成集茶园观光、茶叶生产销售、茶产业研究、茶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特色园区,覆盖育苗、种植、加工、商贸、科研等环节的茶叶全产业链初见雏形。

  基于“产城融合、以产兴城”的规划理念,打造农文旅高度融合的新型城镇,是《走马镇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项目规划》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规划团队为走马镇厘清了一条科学可行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即通过空间规划合理保障城镇发展空间,以走马镇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核心,协同福行村丽美屯三产融合发展中心、西坪村生态休闲旅游中心共同发展;以“走马观画”绿色生态发展带为牵引,串联以茶产业为核心、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一核协两心、一带连三区”的新产业发展格局,推动走马镇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在规划引领下,依托国道241线便利的交通条件,走马镇大力发展茶叶、柑橘、黄骨鱼、林下经济仿生灵芝等特色产业,农业规模化的“聚变”效应日益凸显,与沿线的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第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示范镇提供了强大引擎。

  规划赋能城镇建设,塑造宜居宜业新城镇

  “刚放学,晚饭还没做好,就去公园玩一会儿吧。”在走马镇中心小学门前,每天都能听到接送孩子的家长说出这句话。“街道、公园、广场改造后,周边的风景多了,文化氛围浓了,我们的生活也更丰富多彩了。”家长们表示,新建的生态休闲公园与走马镇中心小学、农贸市场相连,配备观景台和景观休闲凉亭,成了附近居民休闲娱乐、散步休憩的首选地。处处有景、处处是景,是他们对镇区最直观的感受。

广西探索三级规划联编 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样板

  走马镇新型城镇化建设一角 供图 走马镇政府

  在规划编制中,广西国土规划集团技术团队以打造示范性乡镇为目标,为走马镇量身定制镇区“焕新工程”,对房屋改造、市政公用设施、生态绿化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进行规划引导,推动镇区主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提升。

  如今,走马镇处处展露新面貌:新修建的1.3公里环村路、黄昭二级路改造及3条横向连通线,使镇区“三纵两横”路网格局初步形成;主干道沿线经过平整和绿化、亮化、美化,与休闲公园、滨江绿道构成慢行系统,形成了覆盖镇区的步行网络;总投资6267万元的休闲公园、文化长廊、农贸市场改造等22个项目相继建成,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覆盖延伸,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的持续绘制,走马镇正焕发出新型城镇的蓬勃生机,成功入选贺州市第一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走马观”、福行生态茶园等乡村旅游线路人气大涨,一个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生态旅游名镇,正逐渐从规划图景中“走出来”,步入百姓生活。(文 何靖宁 邓茹今 杨惠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