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桂林理工大学陨石与行星物质研究中心夏志鹏博士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取了2光片总计31.2毫克的月球科研样品。这是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发放的第七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也是首次将月球样品发放给广西高校科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月表取样1731克月壤成功返回地球,中国成为第三个成功采集到月壤的国家。2021年7月,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向全社会开放申请。至今,国家航天局已向国内131个研究团队发放7批次共85.48克月壤科研样品。
使用责任人夏志鹏介绍,该科研团队领取的月壤被制作成研究使用的光片。其中一个光片中的月壤全部为玻璃态,可能经历过较为复杂的撞击历史,是探索月球表面撞击变质过程的重要对象之一。而另一个光片为玄武岩,保留了矿物原始的晶态,是了解月球岩浆活动的重要对象。
桂林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计划锁定嫦娥五号样品中的斜长石做文章。斜长石作为月球主要的造岩矿物,广泛存在于月球岩石中。但关于斜长石的演化关系和差异性,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解释。
为了迎接月壤,科研人员前期对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收集的11块月球陨石进行了基础研究。11块月球陨石富含多种不同类型高地斜长岩碎屑、玄武岩碎屑,这些岩石(碎屑)形成于不同的月球演化阶段,包含原始斜长岩,以及不同源区的深部岩浆对原始斜长岩壳改造后的岩石。
以桂林理工大学陨石与行星物质研究中心和隐伏金属矿产勘查广西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基础,依托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广西院士工作站,科研团队计划在月壤粉末中寻找斜长石/斜长岩与月球陨石中斜长石的共性和个性,建立月壳中斜长石在结构和成分分布上的演化梯度,为整个月壳的演化过程提供一个完整的参数模型。
夏志鹏坦言,从国家航天局发布的七批入选名单来看,入选的基本上都是顶尖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这些科学家们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批重磅论文。“我们想要取得重大突破有一定难度,但是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懈努力,追求科研的新高度。”(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吕欣、魏恒)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