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冬闲不闲 致富有方
——平南县实施冬季种养“十百千万”工程见闻
上渡街道蔬菜基地的村民正在采收蔬菜。
收购企业员工对蔬菜进行分拣、打包。
3月22日,位于平南县东华镇东平社区西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里,强干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傅华干正组织村民收菜:“这块田之前种了水稻,秋收后我们又种植了芥菜、大白菜、菜心等蔬菜共180亩,让土地得到最大化利用,增加经济效益,目前蔬菜收入大概5万元。”
三月,在各地陆续开展春耕春播之际,平南县东华、官成等乡镇的部分田间地头,利用冬闲田种植的各类蔬菜陆续成熟上市,菜农们正忙着采收、搬运、过秤、装车。去年11月以来,平南县实施冬季种养“十百千万”工程,全面整合资源,因地制宜以10家龙头企业为“头雁”,推动100家以上经营主体开展冬季蔬菜、小龙虾、家禽、家畜种养,带动1000户以上农民增收,实现冬种10万亩、冬养2万亩以上,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A 田间地头种养忙
3月20日,走进官成镇八宝村,远远就看到一片绿油油的田地,一棵棵茎壮叶肥的芥菜青翠欲滴,田垄上还摆满了一排排刚采摘下来的芥菜,几名工人把这些芥菜统一收集起来装袋,送到路边的货车上,准备运往柳州、玉林以及广东省梅州市等地。
据了解,这片田原本是闲置地块,经过土地综合整治后变成了耕地。“芥菜具有生长周期短、种植难度低、产量高等特点,我们利用好冬闲田种植芥菜,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对后续水稻种植的产量提升也有帮助。”广西大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负责人王建伍告诉记者。
冬种蔬菜采摘上市,冬养小龙虾也迎来收获高峰期。
3月22日一大早,在平南县上渡街道上渡村的稻虾基地,几名工人正在虾田里忙着起虾,不一会儿,身旁的小船上便载满了鲜活的小龙虾。在不远处的小龙虾集散中心,几名工人正忙着对小龙虾进行分拣、装筐、称重,准备销往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基地负责人李敏告诉记者:“目前小龙虾价格较高,大虾25元/公斤,中虾10元/公斤左右,这几天已经卖了2吨虾。”
据了解,去年11月以来,平南县充分利用土地整治地块、耕地恢复流入地块和冬闲田全面开展冬季种养,累计种植蔬菜约1.5万亩,产量约3.1万吨,养殖小龙虾2万亩,产量约4000吨,养殖家禽50万羽。
B 品质优良销路好
在平南县春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蔬菜种植示范基地里,刚种下不久的油麦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基地主要种植芥菜、长白菜、油麦菜等蔬菜,总产量预计可达24万公斤,带来收益约50万元。”负责人谢梅羽告诉记者,去年冬种以来,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承包撂荒地160多亩种植蔬菜,由合作公司负责提供蔬菜种植技术指导、产品运输、销售等服务。
在广西农启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果蔬分拣中心,50多名工人正对收购上来的蔬菜进行分拣、打包。公司总经理戴开旺介绍,公司和当地的10多家合作社、种植大户签订收购协议,去年冬种以来,共收购各类蔬菜约535吨。
舌味西施食品有限公司每年收购七八百吨的芋头用来做芋头条、芋头串、芋头丸。去年12月,在该县农业农村部门牵线搭桥下,公司收购本地种植的芋头,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可助力本地的芋头销售,实现“企农双赢”。
为了让冬季种养“十百千万”工程种出的蔬菜具有市场竞争力,达到农民增收效果,平南县农业农村部门在专家库安排种植、养殖等10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组,分赴全县21个乡镇(街道)开展技术指导,对种植下去的蔬菜做好防冻抗寒、病虫害防治、追施肥料等工作,确保种得出、种得好、销得去。
C 政策红利促增收
“申报指南出来后,我们通过走访或电话告知辖区的合作社、种养大户有这个政策,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冬种冬养并申报产业奖补。”大安镇农业农村中心主任朱海涛介绍,农户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进行审核、验收、公示后,报县农业农村局汇总复核公示,再由县政府安排资金,通过国库将补助款拨付给申报主体。
据介绍,平南县对从事冬季蔬菜种植,小龙虾、畜禽养殖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予以补贴。其中,蔬菜种植面积相对连片50亩以上,叶菜类每亩补助400元、萝卜每亩补助200元;鸡鸭每羽补助1.5元、鹅每羽补助5元;小龙虾沟养每亩补助1000元、平养每亩补助500元、池塘养每亩补助250元。
种植户傅华干了解到冬季种养“十百千万”工程项目可申报补贴后,第一时间就向东华镇政府提出申请,按照每亩补助400元的标准,他向政府申请补助7.2万元,政府已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其种植蔬菜项目进行了验收。
截至目前,全县蔬菜种植符合申报面积(50亩以上示范点)累计种植8135.99亩,家禽类符合申报要求约48万羽,小龙虾符合申报面积2504.6亩,三项累计共需奖补资金631.16万元。
平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尽快开展复核工作,及时拨付补助款项。以这次“十百千万”工程为示范引领,通过第三方平台公司和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合作,建立较大规模的蔬菜示范基地提高蔬菜产量;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广西日报 记者 周 珂 通讯员 莫舒华 温 欣 文/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