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都市“后花园” 乡愁入梦来——看柳州市城中区如何建设“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
左图:柳州市环江滨水大道上的风雨桥。 右图:柳州市“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美丽景观一角。
“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内一处特色餐馆。记者 覃伟立/摄
骑行爱好者在环江滨水大道上骑行。记者 覃伟立/摄
鸟瞰柳州市“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
■核心提示
5月12日,李金生再次驱车沿着环江滨水大道,进入柳州市城中区“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
莲花山麓,乡愁悠悠;柳江之滨,情思绵绵。“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位于柳州市区绿肺莲花山保护区东面、柳江河畔,是柳州市区美丽的“后花园”,是一处让人们心灵得到栖息之地。
“这条路我走了整整10年,见证了它从一条乡村泥路变成了柏油大道。”李金生是柳州市城中区委农办专家,他告诉记者,今年6月他就退休了。10年间,目睹环江一带从“偏僻乡村”变成“农家乐,民宿忙,花果香,游客如织来环江”的乡村旅游区,他甚感欣慰。
让人更加感到欣慰的是,2022年,该旅游区内的环江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西清廉示范村、自治区首批村法律顾问示范点;“红肉蜜柚”“脆蜜金桔”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柳东村获评自治区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等。
而蜂拥而至的投资者及如织游客,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丰厚的回报。2022年,旅游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457万元。
在今年初召开的自治区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旅游产品。”柳州市城中区“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的做法,无疑是我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一个成功典型代表。
1 挖掘资源打造“世外桃源”
2016年,江西人吴美珠随柳州籍丈夫从上海回到柳州,当他们在环江一带看到绝美景色时,便决定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
“在江浙一带,我们经常去考察那里的民宿。”吴美珠说,和那里相比,柳州的环江滨水一带绝不逊色。
吴美珠夫妇看到的,正是环江滨水大道修通后带来的变化。“2016年2月3日,环江滨水大道全线通车,彻底改变了环江一带的面貌。”李金生表示,可以说,没有环江滨水大道,就没有现在的“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
环江滨水大道位于柳州市主城区东北部,大道一侧是柳江河,另一侧是柳东村、环江村。过去,只有一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泥路,进村开车要一个多小时。而现在,从市中心开车过去,只需要20来分钟。“即使是在主城区边上,在城里人看来,这里也是不折不扣的农村。”李金生说。
一条滨水大道,改变了一片农村的面貌,也改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更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当时环江滨水大道刚通车不久,这一带只有一两家比较低端的‘农家乐’。”吴美珠回忆道,因为有在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他们看到环江滨水大道的发展前景,决定和朋友斥资5000万元,建设较为高端的民宿和农庄。经过几年的发展,吴美珠已开发建设总占地近200亩的农庄,建设了4家极具特色的民宿和农庄,是环江滨水大道最大的连锁餐饮品牌。目前固定员工达200多人,最多时一天仅接待研学学生就有1500多人。
“城中区利用上级资金和自筹资金,先后投入约16.8亿元,建设环江滨水大道、改造环江滨水大道沿线村庄风貌、打造12个‘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绿色村屯和4个‘美丽柳州’乡村建设综合示范村屯,1700多户农民直接受益,实现乡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赢。”柳州市城中区委书记宋军说,为提高游客出行的舒适度,城中区还在乡村里铺设了70多条产业路、旅游路,率先在全市实现“屯屯通”。
近年来,城中区深入挖掘龙壁回澜、莲花山、佘家祠堂、柚子节、龙眼节等特色文化资源,弘扬唐代柳宗元及明代柳州八贤戴钦、佘勉学、佘立、张翀等著名文人的人文精神和乡贤文化,先后建设了“美丽乡愁”纪事馆群、“五治融合”文化综合体、乡贤学院、柳贤清风园、民法之路、廉政文化栈道、农家书屋等乡村文化阵地。经过一系列文化项目开发,环江滨水大道乡愁文化带已成为“广西十佳研学线路”,带动了沿线的文化、农业、旅游业等一系列产业融合发展。
2 精准定位确立“幸福乡村”
对于如今靠着好山好水吃上了“旅游饭”,54岁的环江村村民韦明雄深有感触。上世纪80年代,韦明雄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就是和家里老人一起种菜。”他说,蔬菜收获后,便乘着小船把菜运到城里卖。20岁时,韦明雄决定告别面对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到城里“讨生活”。他进了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一名电焊工。
兜兜转转,韦明雄又回到了农村。2016年环江滨水大道通车,韦明雄的家就在大道边上。他看到了商机,决定回村创业,建起一家农家乐。“以前每天都想着离开农村,现在却想着怎么回来。”他表示,因为现在村里的生活比在城里更惬意。“最高时,我们一个月的营业额有5万多元,生活自然是不用愁的。”韦明雄说,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他的农庄营业额就有2万多元。
韦明雄是“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里富裕起来的农民典型。
“乡村振兴道路千万条,定位精准才能使得土地价值最大化。”柳州市城中区区长刘杰华表示。城中区结合环江滨水大道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精神,围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村民靠着好山好水吃上了“旅游饭”,生活越来越富裕,同时也给柳州及周边市民一个周末放松心情的休闲旅游好去处。
据介绍,目前,旅游区内有12个现代特色休闲农业示范园、30多家研学基地、80多家特色民宿农家乐、7个乡愁纪事系列馆、3个家风家训展示区及大美滨江休闲农业展示馆等,串联成3条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线路。2021年,“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共接待各地游客228万人次,旅游收入6840多万元;2022年,共接待游客348.9万人次,旅游收入1.01亿元。
李先生是“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的常客。5月13日是周六,他开车带着妻子和孩子,又来到景区里一家农庄休闲。“隔几个周末就来一次。”李先生说,“在城里待烦了,到这里喝喝茶,摘摘果,散散心,吃完农家菜晚饭后再回去,心情特别愉快。”
李先生的生活态度,代表了一部分长期生活在都市里的人的心声,周末他们总是想着离开城市,走近自然,让心灵得到暂时栖息。
正因为有较为庞大的市场需求,“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的投资热度,还在持续升温中。“前段时间,有几个老板找到我们村委,希望和村委合作,开发新项目,都是需求二三十亩地的。”环江村党总支副书记尹怀平说,由于当前可利用的闲置土地已经非常少了,很难满足投资者的意愿。
由于旅游区很大,各个旅游点相对分散,尹怀平有了新设想。“我们可以搭建一个平台公司,把旅游区内的商家纳入其中,形成联盟。”尹怀平说,平台公司根据各商家特色,规划多条特色旅游线路,无论是团客还是散客,只要在平台公司就能找到自己想游览的线路,省时省力,不走冤枉路。
3 亦城亦村催生“都市农民”
全飞爱好登山、穿越等户外运动,从2013年起,先后在广西桂林及贵州、江西等地开发乡村文旅项目。“我是柳州市区人,但从小喜欢农村。”今年40岁的全飞,常年在乡下生活,每天清晨最快乐的事情,是在鸟鸣中醒来。2017年,他回到柳州,和朋友在“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租下10亩地建设农庄。次年元月,农庄开业,全飞是主理人。
“这是旅游区第一家高端乡村文旅项目。”李金生记得很清楚,环江滨水大道刚开通不久,旅游区刚刚起步,当时的农庄比较低端,大都是简陋的房子,项目也仅是提供农家菜、农特产等简单项目。
全飞的出现,带动了当地农庄向高端方向发展,一批都市人一头扎进旅游区,当起了“都市农民”。“农村不应该是脏乱差,房屋不应该是灰色一片。”全飞是有情怀的人,他认为往后农村的模样,就应该是鸟语花香、色彩缤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因为有了建设理想中的农村情怀,即使明知乡村文旅项目回报率低,他和朋友仍投入巨资建设农庄。“我从圈子里了解到,至少60%的人是因为这个情怀,才投资乡村文旅项目。”他说。
随着全国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迅速升温,加上拥有莲花山、百里柳江、紫荆花、环江滨水大道“一山一水一花一路”的特色旅游资源,城中区在加快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的同时,因势利导,鼓励柳州市民和本地村民开办餐厅、建设民宿、创建特色农业示范园、开展农事体验游等,培育多种新业态。如今,活跃在“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的人们,已然是“市民是农民,农民是市民”。
30岁的张昌盛,在河南出生,在柳州长大、工作,他也甘当一名“都市农民”。去年10月,在新冠疫情还较为严重的时候,他和女朋友在环江滨水大道边租下一栋民房,开了一家咖啡馆。“到现在为止,已经投入200万元。”张昌盛说,之所以在去年“非常时期”投资建设,根本原因是“不想纯商业化”,而是想着有个落脚的地方,能和朋友一起“听听鸟叫吹吹风”。
让张昌盛没想到的是,因为设计独特,内饰新颖,外墙鲜艳,又在路边,他的咖啡馆一开业竟成网红打卡点。由于大批游客拥入不太宽敞的场地拍照,在疫情管控期间,他不得不在一段时间内在门外挂起“非消费者请勿入内拍照”的牌子。
使乡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精气神提起来,如今的“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成为柳州农村的新样板。(广西日报记者 覃伟立 通讯员 廖 瑀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柳州市城中区委宣传部提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