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决城市“痛点” 重塑街巷“老友情” 南宁今年计划改造252条背街小巷,力争3年实现“六好”目标
花香满溢的七星路一巷花街
梦溪路段的口袋公园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处可见,道路交通线缆杂乱,建筑景观风貌格调不一,环境脏乱差……如今,这样的城市“痛点”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路平水畅、墙美线齐、灯明街净、文明有序……南宁市民生活更加方便、更加舒心、更加美好,社区居民幸福指数节节高。
据介绍,为解决市民比较关心的部分背街小巷脏、乱、差等问题,补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短板,南宁市住建部门把背街小巷改造作为当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精神,充分发挥“街巷老友议事会”的作用,2022年共改造背街小巷1129条,涉及14个县区(开发区),改造里程300公里,总投资5.5亿元。
今年,南宁市将继续对全市12个县区(开发区)的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整治、提升,计划改造252条,改造公里数77公里,总投资2.86亿元,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全市背街小巷达到“路平、水畅、墙净、线齐、灯亮、招牌规范”的“六好”目标。
建立信息化平台 全方位管理“一张图”
针对“怎么改、改什么、如何建、谁来管”等热点难点问题,南宁市住建部门编制印发《南宁市城市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提升指导手册(试行)》《南宁市城市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提升设计导则(试行)》,确立具体实施内容,明确目标任务,丰富完善达标型与精品型街巷建设整治标准,使建设工作更具针对性、指导性、可行性,既满足居民群众的改造心声与诉求,也对项目的建设管理做出规定与指引。
记者了解到,项目的建设整治标准划分分为达标型与精品型,既满足了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出行的基本需求,也使具有一定文化特色及发展潜力的街巷焕发新活力,使背街小巷的建设科学高效、精准有度。
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利用南宁市背街小巷管理系统,形成建设实施与建设管理的信息化机制互补,将14个县(市、区)、开发区的1128条背街小巷纳入“一张图”管理系统,实现南宁市背街小巷全阶段、全覆盖、全方位的管理模式。
组建街巷老友议事会 让群众“当街做主”
围绕“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精神,南宁市充分发挥社区党建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项目在推进实施过程中分批创建社区级“街巷老友议事会”,议事会由街道办(社区)书记或副书记主持,会议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实现相关利益群体改造前多方“共商”,改造后多方“共管”,确保改造后的背街小巷更加符合居民的需求。
截至2022年12月,南宁市已对28个街道(镇)完成背街小巷街巷老友议事会培训会31场,划分背街小巷街区174个,已完成全部街巷老友议事会成立工作,其中精品小巷街巷老友议事会成立29个,共推选出1649位代表,党员占比32%,共计召开老友街巷议事会133场,现场反馈、协调、答疑实施问题多达百余起。
通过议事会协商沟通,有效解决了在背街小巷改造过程中的居民意见不统一、施工遇阻、达成共识耗时长等问题,使居民群众主动维护整治改造成果,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推动城市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从自上而下向多元主体协商转变,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形成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南宁经验”。
挖掘文化“基因” 打造有“灵魂”背街小巷
兴宁区沿溪路通过重新划分梳理步行、车行、公共休闲等空间,解决了周边群众日常出行不便、停车难、无休闲场所等问题,依托双孖井文化底蕴,重塑双孖井文化融入街巷建设之中,形成独具南宁特色的文化街巷;西乡塘区壮志路将粤东会馆的建筑底蕴与水街的美食文化拓展延伸,更好地展示出水街历史文化街巷的特点;青秀区纬武路南一里顺应“南宁花街”的营商特点,通过打造整洁舒适的商购及花卉特色环境,使街巷焕发新的活力与商机;马山县新兴大道南一巷、新兴大道南二巷将当地特色农产品金银花与民族文化元素融入街巷改造,既方便居民群众的生活出行,又彰显了城市的自信魅力。
据介绍,挖掘南宁市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背街小巷,在整治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丰富街巷文化内涵,打造一批“形魂兼备”的南宁名巷,共拆除违法建设1530平方米,修缮历史建筑4个,修复古墙、古道、古井、古桥、壁画等历史遗迹5处。
改造提升功能 解决城市“痛点难点”
街巷功能改造提升作为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的重点,实施修复和完善城市背街小巷公共服务设施是有效解决城市建设存在“小病小痛”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城市建设发展历史遗留问题的一剂“良药”。
截至2022年底,南宁市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在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方面,修复破损路面230.9公里,打通断头路16条,新增人行道42.7公里,新增盲道39.6公里,新增路灯3904杆,新增座椅499个,新增停车位1470个;在管网建设改造方面,建设改造供水、排水、燃气等地下管网667.8公里,规整、入地架空线缆161.6公里;在景观环境完善方面,新增绿化面积24580.2平方米,充分利用闲置地、废弃地等零碎空间,建设口袋公园、休闲小广场52个。南宁市有效补齐城市背街小巷市政基础设施,净化城市背街小巷市容环境,解决城市背街小巷内设施不全、环境不优、秩序不好、停车不便、群众不满的问题,惠及群众约47万户220万人。(南宁晚报 记者 凌剑伊/文 赖有光/图 通讯员田轶 谢学方)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