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广西人体器官捐献超3000例 捐献例数排在全国前列
2023-02-06 11:55:00来源:广西日报编辑:韦欢责编:刘洋

  2月3日,在广西医学科学院·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室里,一位捐献者捐出一个肝脏、两个肾脏,挽救了3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这也是广西第3000例人体器官捐献案例。自广西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8000余位器官衰竭患者因器官捐献重获新生,3000余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2011年7月,广西正式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是全国第二批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地区。10余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医务工作者和红十字协调员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宗旨,促进广西器官捐献体制机制更趋完善,“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的理念在社会广泛传播。

  从2011年广西产生14例捐献者,到2023年突破3000例捐献,广西涌现出了一大批器官捐献的感人故事。如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女孩”何玥、“千里送心”好青年叶劲、全国首例器官移植后再捐献者蒙瑞江、全国检察系统首位捐献者宾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华、跨国捐献者妮卡、23岁的医学生易海欣……广西人民的大爱,创造了许多生命奇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理解和支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另一个生命因他的选择而完整、延续、重生!”一位器官捐献者的母亲说:“孩子生病的时候,就表达了捐献意愿。我们为她感到很自豪。”

  “移植手术后,我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感恩捐献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一位器官移植受益者感恩地说。

  截至2023年2月3日,广西累计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志愿登记人数160661人;累计实现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3540例,其中器官捐献3000例(捐献例数排在全国前列),捐献大器官近9000个,遗体捐献399例,捐献眼角膜3900多片,使上万名患者重获新生或重见光明。其中,2021年捐献器官462例,2022年捐献器官535例,捐献例数均排在全国第二位。

  与此同时,广西生命接力基金累计筹款3702.07万元,发放人体器官捐献困难家庭人道救助金和慰问金3392.18万元,帮助2500多个家庭度过临时困难。

  自治区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继续努力构建阳光、公正、高效的捐献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广西人体器官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出更大贡献。(广西日报 记者梁莹 通讯员黄吉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