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广西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10周年。10年来,广西累计人体器官捐献2377例,捐献大器官7000多个,挽救了7000多名患者的生命。在12月16日举行的广西红十字会第九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上,首次对14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进行通报表扬。
一年来,广西红十字会通过项目和网络募捐筹措款物价值7900多万元,救助地中海贫血、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患者2360人次,慰问困难群众、重病患者、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等4万多人次,培训红十字救护员4.51万人次,开展公益普及和防溺水专题培训113.6万人次,两次派搜救救援队赴河南新乡、鹤壁等地参与“红十字防疫消杀行动”。
开展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和组织(眼角膜)工作是红十字会重要的法定职责。广西红十字会认真做好捐献服务和捐献者人道关怀,不断完善捐献工作的体制机制。自2011年启动试点以来,广西遗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超过10万人,累计人体器官捐献2377例,捐献大器官7000多个,发放人体器官捐献人道慰问金和救助金2322.13万元。10年来,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挽救了7000多名患者的生命。此外,自2004年以来,广西造血干细胞捐献人数在西部省区中率先突破400例,达到430例。(广西日报 记者/奚振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