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区探索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 近6万名事业编制全部投放全区中小学校 历史性解决了中小学教职工缺编问题
9月2日,记者从自治区党委编办了解到,为助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托大数据管理手段,我区在全区范围内统筹近6万名事业编制,在今年秋季开学前全部投放到各地中小学校,实现区、市、县全面达标,历史性解决了中小学教职工缺编问题。
近年来,全区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在编制总量与事业发展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的情况下,通过精简撤并其他领域事业机构挤出编制、核定“聘用教师控制数”等方式优先保障中小学用编需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用编矛盾,但毕竟挤出来的编制有限。
“今年8月,自治区党委编办、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联合发文,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制度。经过精细测算和建模分析,我区运用大数据手段统筹全区常态化空编资源,在不改变各级各事业单位编制数的前提下,把沉淀的空编‘使用权’汇集起来,拿出一定比例建立全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调剂用于基础教育领域,有效解决了‘无米下锅’的问题。”自治区党委编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建池前我区有11个设区市本级、77个县(市、区)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没有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事业编制总量缺口近6万名。根据各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缺口情况,按照“一市一策”“一县一策”原则,我区将全区“周转池”中的编制分配下达到市县,市县建立分池接收管理周转编制,并负责调节分配到校,全区未达标的设区市本级、县(市、区)共分配周转编制5.89万名,其中人口基数大、在校学生多、编制缺口较大的南宁、玉林两市共调剂获得周转编制2.3万名。在确保各地总量达标前提下,再由市县区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统筹调配编制资源,尽量使各学段教职工编制都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今后,我区还将根据各地在校学生总量变化情况,每2—3年重新核定各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并回收和重新分配周转编制,市县则根据中小学布局调整、在校生规模变化等情况,按学年动态调整周转编制配备,做到“一校不少、校校达标”,及时用编补充教职工,保障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确保每个孩子不仅有学上还要上好学,就近接受有质量的教育。(广西日报 记者/董文锋 通讯员/陈宏 汪雨丝)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