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锚定目标不放松 南宁市交出金融发展新答卷
2021-08-25 18:01:29来源:南宁晚报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锚定目标不放松 交出金融发展新答卷 “十三五”以来南宁市金融业亮点频现,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锚定目标不放松  南宁市交出金融发展新答卷

五象新区金融城初见成效,吸引众多大企业入驻(资料图)    本报记者黄维业摄

  “十三五”以来,南宁将强金融作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重要一环,全力推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建设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今年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两年平均增长6.9%,分别高于全国(5.6%)1.3和全区(6.7%)0.2个百分点。

  强化金融服务支持 助力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8%、高于GDP增长2.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9.5%。今年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两年平均增长6.9%,分别高于全国(5.6%)1.3和全区(6.7%)0.2个百分点。金融积极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提供了资金保障,保费收入连续18个月高位增长,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直辖市)中位居第一。

  今年上半年,南宁市金融业维持稳健增长,贷款投放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导向,基础设施、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领域贷款多增明显,积极为强首府战略提供资金保障。上半年,南宁市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79场,向金融机构推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3220个;“桂惠贷”投放金额及笔数均位居全区第一,累计减少融资成本6.5亿元。

  1—7月,南宁市新增资本市场直接融资611.8亿元,同比增长13.4%。成功发行全国首单非储架核电用途绿色债券、广西首单碳中和绿色债券5亿元,南宁交投集团发行3亿美元债实现南宁市属企业境外直接融资的突破。华蓝集团在深交所创业板首发上市,实现广西资本市场“四个第一”。

  紧抓金融门户建设 金融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和中国-东盟金融城,是南宁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开放平台。

  2018年12月,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南宁市作为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切实把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作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重大任务进行统筹谋划、扎实推进,着力将其打造成全国知名的金融集聚区。

  截至今年7月末,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驻各类企业超8000家,金融机构(企业)244家,分别是2018年末、2019年末的11.6和4.1倍,连续两年实现翻番。渤海银行南宁分行、浙商银行南宁分行等持牌金融机构(企业)相继落地,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太平集团东盟保险服务中心、深交所广西服务基地、阳光财产保险公司电话销售中心等重大平台项目落地。

  引机构、聚龙头、兴产业,南宁市正全力推进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统筹谋划一批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要事项,全面提升金融招商效率和资源配置能力,形成多方联动机制和良好管理模式,持续推动更多优质金融要素集聚,助力南宁市构建现代化金融组织体系。

  获批创建“双示范区” 金融创新高地逐步形成

  2020年,南宁市被自治区确定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和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创建城市,是全区唯一获批创建“双示范区”的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双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南宁市扎实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各项工作,首府绿色发展提质增效。2020年度南宁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工作成效获自治区考核评价第一名。目前,全市绿色专营机构达到78个并不断扩员,机构数量、层级、种类和业务规模位居全区首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南宁市正在加快建设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预计年底建成,让数据“多跑腿”,让中小微企业“少跑腿”,让银行吃下“定心丸”,为政银企搭建信息桥梁。

  同时,南宁市深入推进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保险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保险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增强,示范区影响力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南宁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63.02亿元,同比增长16.28%,分别高于全国、全区11.28个和3.65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直辖市)中位居第一。

  下一步,南宁市将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和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政策优势,双轮驱动,协同发力,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贡献更多力量。(南宁晚报 记者廖欣 )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