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广西融水:打造“三大名片” 留住乡愁振兴乡村
2021-08-11 17:12:52来源:人民网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广西融水:打造“三大名片” 留住乡愁振兴乡村

游客体验摇摆桥。融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广西融水:打造“三大名片” 留住乡愁振兴乡村

梦呜苗寨打同年现场。融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广西融水:打造“三大名片” 留住乡愁振兴乡村

芦笙歌舞表演。融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广西融水:打造“三大名片” 留住乡愁振兴乡村

梦呜苗寨景区。融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广西融水:打造“三大名片” 留住乡愁振兴乡村

电商中心的特色产品。融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融水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生态优势和民族特色,从绿色生态、特色美食、民族风情三个方面着力打造属于融水的“绿色乡愁”名片。

  打造绿色生态名片,留住山水间的乡愁

  “云山雾绕、树木葱葱、流水奔腾、鸟虫啼鸣”,这是融水广袤森林的真实写照。行走在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中,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绿茵的庇护下,即使是艳阳高照,一路盘山而上,却没有一丝酷暑之感,格外凉爽惬意。

  “我是一名护林员,我的工作就是看护好这个森林资源不被人为破坏,或者是有火灾、火情、还有虫害、乱砍(乱伐)等破坏行为。”正在林地巡查的四荣乡东田村护林员马亿青说。

  不仅仅是马亿青,他身后还站着千千万万个和他一样的护林员分布在各个乡镇。“十三五”期间,融水设立生态公益岗位,将4281名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就地选聘为生态护林员。他们的足迹踏遍林区每个角落,为融水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持续良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6年以来,融水深入实施“金山银山”工程系列项目、退化林修复、国家储备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森林覆盖率达81.77%。

  同时积极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建成自治区生态乡镇15个,自治区、柳州市生态村127个,并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加强河流污染防治和重点流域治理。2020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8天,优良率为98.4%,融江2020年水质综合评价并列全国第一。

  打造特色美食名片,留住舌尖上的乡愁

  “亲,您好,您的订单已经生成,今天下午4点以前就能发货!” 正值咨询高峰期,融水电商服务中心办公室内一片忙碌的打字声,显示屏上消息弹窗不停闪动,几名客服有条不紊地回复着买家的各种问题。

  “2020年全县的电商销售额达到了2.3亿元,在2021年的上半年,全县的农产品销售额也已经突破了1.5个亿了,预计今年会达到三个亿。接下来我们会通过人才的振兴,培养本地的网红,通过产业的振兴促进我们融水乡村振兴的工作。”融水电商中心主任蒙可畅言谈中溢满喜悦。

  好山好水孕育好食材。灵芝、紫黑香糯、大苗山红茶、金边鲤等都是融水有名的特色美食名片。近年来,融水县积极发展香猪、鱼、优质稻、食用菌、茄果类蔬菜和鸭等富农产业,形成了贝江村、秋野家、苗阿嫂等品牌。同时,为了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深化乡村振兴战略,该县深度挖掘传统小吃文化,推出“金秋烧鱼季”,让游客在田间地头体验烧鱼文化,推广酸鱼、酸鸭、百草汤、油茶、糯米酒等苗家原生态美食,并将电子商务充分运用到农业观光旅游开发以及特色农产品销售当中,把融水特色美食推广到全国全世界。

  打造民族风情名片,留住文化中的乡愁

  有美景、美食,融水旅游便焕发出了新生机。在原生态苗族文化体验园“梦呜苗寨”景区里,欢声鼎沸。这里有芦笙踩堂、坐妹招婿、网红醉桥以及梦幻的《苗魅》演出,而景区内的民族特色街区里也是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在离县城不远的地方就能体会到原汁原味的苗家生活,还能观看各种少数民族风情表演,我们玩的很尽兴。”游客覃女士表示。

  “十三五”期间,融水在每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芦笙广场和芦笙柱,打造地方特色街区。在这期间,融水整体平均每年接待游客626.164万人、实现旅游消费69.194亿元。而梦呜苗寨就是一座经过拆解重装的百年历史“新村庄”。

  “4A景区梦呜苗寨里的木楼是从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手中收购过来,到这里重新搭建,免费给他们入住,安排他们就业,保障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同时也很好的保存了苗族特色古村寨的原貌,这些木楼搬到我们景区以后重新体现了它的利用价值。” 梦呜苗寨总经理潘桂先说。

  下一步,融水将用好“中国百节民俗之乡”名片,把芦笙斗马节、花炮节、闹鱼节和苗族系列坡会群融入旅游产业;打造荣地侗寨、培秀苗寨等一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精品景点景区,设立火塘文化体验区、民族手工艺制作体验区、染布体验区等,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旅游。(石玉妮  欧振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