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凸显“新气质”
2021-08-11 17:14:27来源:广西日报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稳动能 促开放 强转型 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凸显“新气质”

  8月2日,柳州市召开年中工作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感恩奋进、攻坚克难,奋力开创柳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透过该市年中工作会议,可以感受到柳州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质”——“稳”的基础在巩固、“进”的因素在积累、“转”的步伐在加快、“好”的态势在加强。

  1 稳固“绿动能”

  外地游客来柳州都会注意到这座城市有些“安静”。这里少了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路上行驶的新能源车成为独特的风景线。截至今年4月,柳州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9.27万辆,电动汽车出行率超25%。

  “新能源汽车几乎覆盖了我的生活,上班、接送孩子、买菜等方便极了!”梁伟嘉是柳州一名职校老师,也是较早一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我至今开的仍是宝骏E100,行驶100公里只用10多度电,电费不到15元,同样里程汽油车要60元左右油费。”

  这个绿色红利是柳州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的收获。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柳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方向。目前,柳州在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停车“新四化”(法制化、产业化、智能化和立体化)。

  今年上半年,柳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产销分别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今年7月,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100%。

  根据最新数据,1—7月,上汽通用五菱GSEV(全球小型纯电动汽车架构)系列产品实销21.69万辆,同比增长788%,成为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担当;宏光MINIEV在7月实销3.07万辆,自上市以来,连续11个月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

  2 推进“走出去”

  6月21日,75054次中欧班列搭载61台柳工集团的工程机械产品从柳州出发,开往俄罗斯莫斯科沃尔西诺站,这是向俄罗斯开出的第二列直达中欧班列。此前,首趟直达中欧班列已经运送61台柳工机械产品到俄罗斯。

  “中欧班列运送相比传统海运装船、拖车运输,至少节省2周时间。”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事业部部长薛冰说。随着柳工集团海外市场不断拓展,广西中欧班列将实现每月1至2趟常态化开行。

  6月底,上汽通用五菱1000辆宏光V发运墨西哥,成为探索民族汽车品牌“走出去”模式的又一市场新突破。1—7月,上汽通用五菱海外出口量达8.74万辆/套,同比增长98%,超去年全年出口总量;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有限公司建成投产4周年,累计销量6.6万辆,在众多中国汽车品牌中脱颖而出,以3%占有率登顶印尼市场中国汽车品牌榜。

  据柳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柳州汽车产品出口突破45亿元,其中对越南、智利、墨西哥3个国家出口分别同比增长7.9倍、7.6倍、295.3倍。新一轮的全面开放,把柳州经济发展带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3 提高“含金量”

  7月31日,随着吊车缓缓吊起切割断开的炉顶除尘总管,钩机隆隆破拆炉前渣、铁沟,柳钢6号1500立方米高炉开始拆除,宣告正式“退役”。这是柳钢积极响应国家钢铁工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率先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的重要举措,也是柳州顺应市场规律主动作为、重新布局的体现。

  6月28日,在北海码头铁山港区6#泊位现场,一辆搭载5G+无人集卡系统的东风柳汽乘龙卡车,利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智能感知周围环境,无需司机驾驶便可自主完成起步转弯、加速减速、停车等操作。最后,卡车按照指令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在目标作业区域完成集装箱装卸和运输,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样无人集卡与传统集卡混流作业的场景在国内还属首次。

  无人驾驶技术的新突破,将成为东风柳汽实现市场突围的“杀手锏”。东风柳汽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布局“新五化”(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技术的商用车企业之一,已经实现高速无人牵引车、港口无人集卡和5G智慧物流车等多类场景专用车辆的示范运营。

  搭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车,柳州一批企业加速向智能制造转换。今年上半年,自治区公布2020年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认定名单,全区258家企业上榜,其中53家企业来自柳州,约占1/5。( 广西日报 记者 谢永辉 通讯员 梁莎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