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尽锐出战,全市上下同心协力、主动作为,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按照“跟上、盯住、办好”的工作要求,持续推进“四大战役”,全面打好“五场硬仗”,在确保目标如期完成的同时,走出一条具有南宁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各项难题特别是深度贫困“硬骨头”、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南宁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查漏补缺,从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扶贫经验,为扶贫事业贡献了“南宁经验”“南宁智慧”。
创新指挥架构
靠前指挥疏解扶贫难点
南宁市贫困人口分布广、总量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为抓好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及工作的落实,切实提高脱贫质量,2018年4月,我市成立南宁市脱贫攻坚战前线指挥部,强力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决战决胜阶段,前线指挥部切实履行高位指挥、高位推动、高位督查的工作职责,直指贫困一线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进一步解决县(区)脱贫攻坚机制运行不畅、政策落实有偏差、工作推动缓慢等问题。
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指挥部驻县区工作组坚持下沉一线,向指挥部反映一线情况,为决策提供真实依据,同时督促各县区扎实推进工作。以铁腕抓作风,对扶贫干部帮扶政策不了解、底数不清、帮扶手册不完善、政策落实和责任落实不到位等不严不实问题进行督办。
2019年5—6月,前线指挥部牵头联合15个行业部门组成12个行业扶贫工作组,顶着酷暑赴马山、上林、隆安3个贫困县开展“强基础、补短板,服务基层促攻坚”大行动,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上下功夫,打通了扶贫“最后一公里”,为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及巩固脱贫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立前线指挥部这项全区首创的举措,有效推进了全市各县区切实落实“自治区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了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督促各县区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加快推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工作有效开展,确保全市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打通数据壁垒
筑牢防贫返贫“隔离墙”
有多少适龄儿童入学、基层医疗点增加了几个、贫困户得到多少产业收益……脱贫攻坚信息纷繁复杂,如何理清头绪,找准漏洞,补齐短板?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市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打通行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纵横连贯的数据互通共享,并建立起严密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有效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边缘户筑牢了防返贫“隔离墙”。
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前线指挥部设立信息数据组,创新采用“一比二核三解决”工作模式,通过查看系统、进村入户调查、项目实地核查、访谈交流等多种方式查找短板,并就如何补足短板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力争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短板补齐在县区。
通过运用数据分析成果,南宁市找出各县、各行业的工作薄弱环节。2019年以来,前线指挥部信息数据组先后对市相关职能部门及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8000多万条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共发现33万条疑似问题数据,并交由县区核实解决。
在大数据指挥系统的协助下,前线指挥部成立以来,先后5次开展“强基础、补短板”“脱贫攻坚再提升”等大型集中行动,使得市、县、乡、村四级的工作责任更加明确,压力传导更加到位,解决问题更加精准,成为全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新引擎。
强化后续扶持
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在隆安县震东集中安置区,50多岁的搬迁户蒙海波过上了舒适生活。2018年底,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蒙海波一家搬出深山,住进新房,就业、看病、读书等问题也都不愁了。
据悉,震东集中安置区里有社区派出所、法律服务调解中心、交警支队,还设立了党群综合服务中心、镇卫生院门诊部(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感恩超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完备的社区配套让搬迁群众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
2018年底,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入住率达100%,住房建设及搬迁入住任务全面完成,这项工作的重心逐渐向后续扶持及后续管理转移。
为处理好扶贫搬迁“当前”与“长远”关系,确保集中安置区可持续发展,2018年10月,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南宁市关于促进隆安县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确保南宁市乃至广西最大的集中安置区——震东集中安置区后续扶持工作顺利推进。方案从土地资金、产业发展、组织建设、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等11个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强力推进各项后续扶持工作,为全市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去年,南宁市进一步细化扶持举措,由市扶贫搬迁专责小组印发《2020年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部门分工任务清单》,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项目实施方案,继续强化工作调度机制、后续帮扶措施,持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让每个安置区、每名搬迁群众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后续帮扶,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本报记者胡光磊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