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十三五”以来南宁市稳扎稳打、攻坚克难 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结出累累“致富果”
2021-01-14 14:40:54来源:南宁晚报编辑:唐颖倩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十三五”以来南宁市稳扎稳打、攻坚克难,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结出累累“致富果”

  ■本报记者郑芳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十三五”以来,南宁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脱贫攻坚行动部署,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稳扎稳打、攻坚克难,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打造南宁特色“扶贫品牌”

  421个贫困村,56个深度贫困村,4个贫困县区,40.6万名贫困人口……这是2016年初南宁市所面临的贫困现状。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南宁市创新指挥架构、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带富模式、创新政策支持,打造具有南宁特色的“扶贫品牌”。

  由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签订责任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深度贫困县马山县和深度贫困乡隆安县都结乡,带头啃“最硬的骨头”;厅级以上领导挂点联系56个深度贫困村担任总指挥。2016年以来,南宁市累计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1158人次,驻村工作队员9431人、11480人次,奔赴脱贫攻坚一线。

  经过广泛调查、反复研究,南宁逐步形成“1+12”的政策支撑体系,提出“七个一批”和“七大工程”落实举措,指明精准扶贫方向和路径。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阶段,南宁市又出台《南宁市2019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六条强化措施》《南宁市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若干措施》,加大扶贫力度、补齐短板,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动力,切实提升脱贫攻坚实效。

  脱贫攻坚到关键时刻,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南宁市加大资金支持,给予每个深度贫困村一次性补助100万~150万元支持扶贫产业发展,连续3年每年支持马山县脱贫攻坚资金8000万元。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脱贫增收

  “村里通过‘产业园+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扶贫造血模式,引导贫困户入股产业发展,优先安排贫困户到示范园务工。”横县校椅镇贺桂村第一书记李元山说,贺桂村茉莉花产业扶贫示范园带动96户贫困户及周边90多名村民实现增收,人均年增收入达2300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4.8万元。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根本出路。南宁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积极实施“以奖代补”产业等政策,深入推进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行动,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覆盖面。武鸣沃柑、隆安火龙果、马山黑山羊、横县茉莉花茶、上林大米……特色产业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全市12个县(区)“5+2”特色产业覆盖率由2016年的60%提升到2020年的96.48%,全市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达90%以上;在产业扶贫带动下,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1398元提高至2019年的15047元,增长率达32%……“十三五”以来,南宁市紧紧围绕“大力培育扶贫产业,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目标,精心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致富带头人,推进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走出了一条长期、稳定、高质量的脱贫致富之路。

  打好“四大战役”为民谋福祉

  “真没想到,每户只交10000元就能住上像城里一样的高楼大厦。”隆安县城厢镇良二村定学屯贫困户陆义国搬到了震东集中安置区,还能就近在家门口扶贫车间就业,这让他觉得生活更有盼头。和他一样搬进新区的还有该县5847户24423名贫困群众。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十三五”期间,南宁市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3133人。目前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及搬迁入住任务全面完成,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3133人,搬迁入住率100%。

  南宁市一步一个脚印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为民谋福祉。创新启动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改变以往建设地头水柜的做法,解决了隆安县3.2万人长期“吃水难、水难吃”困境,隆安县石漠化山区彻底告别缺水历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打好教育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四大战役”。如今,南宁市所有贫困村都通了硬化路,有了村级集体经济,所有贫困群众都享受到了产业覆盖、保险兜底带来的红利,6万多名贫困群众搬入了崭新的楼房,18万名群众告别苦咸水喝上了“放心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