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广西“三非”扶持政策落地见效 扶持非贫困县村发展 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成色
2021-01-11 08:51:35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唐颖倩责编:赵滢溪

  本报记者 韦继川

  2020年,我区深入相关县市(区)督促指导8个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的非贫困县、200个贫困人口较多的非贫困村,持续推进“三非”八条扶持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巩固了全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了全区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

  扩大扶持对象覆盖面

  扶持政策实现全覆盖

  我区在制定出台“三非”八条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非贫困人口扶持对象覆盖面,强化、细化扶持力度和措施;对照贫困县脱贫摘帽“九有一低于”10项指标,确定重点扶持的8个非贫困县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大幅完善,经济明显回升,社会稳定和谐,通过了自治区大督查;8个非贫困县2020年剩余的28个预脱贫村“十一有一低于”脱贫摘帽指标均已达标,剩余贫困人口7967户24487人各项指标均已通过“双认定”核验,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全清零。对照贫困村脱贫摘帽“十一有一低于”12项指标,全区确定重点扶持的200个非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子女无一人因贫辍学,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两卡”应办尽办,完全消除了“危房住人”现象,饮水安全水平保障进一步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明显壮大。

  全区排查出来的边缘户3.95万户14.48万人中,获得基本医疗保障扶持的有6357人,获得住房重建或修缮加固扶持的有5549人,获得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有823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和扶贫车间实现就业的有1127人,被纳入低保户的有5673人,获得临时救助的有763人,获得残疾人“两项补贴”的有693人,获得小额信贷及产业奖补的有3123户。全区确定生活比较困难的10487户非贫困户享受差异化扶持政策实现了全覆盖,其中享受教育保障政策的1204户,享受医疗保障政策的2325户,享受住房保障政策的2126户,享受低保政策的2587户,享受其他政策的2245户。一大批非贫困人口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做好各项扫尾工作

  “四大战役”全面告捷

  精心指导8个重点支持的非贫困县、200个非贫困村聚焦基本医疗保障、义务教育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和饮水安全“四大战役”目标任务,紧盯时间节点,做好各项扫尾工作,“四大战役”全面告捷。战役目标内的2个县级医疗机构、10个乡镇卫生院、28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等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2个,其他新建学校4个,完善学校建设742个,已于2020年秋季开学前全部竣工交付使用。2019年的农村危房改造(含修缮)任务5230户,已全部建成并搬迁入住;2020年新增需完成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754户,已全部竣工。2019年饮水安全设施建设项目178个,已全部完成,受益人口达12.68万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2020年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共90个,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受益人口15.45万人。

  截至2020年12月20日,8个县2311个项目,总投资42236万元,已全部竣工并验收交付使用。

  发展壮大扶贫产业

  开发公益就业岗位

  我区督促指导8个非贫困县和200个非贫困村积极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就业方面,2020年以来新引进龙头企业6个,新增自治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3个,提档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5个,新增种养农民合作社179个,对6657户有劳动力且愿意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安排了产业扶持资金扶持发展产业,促进稳定增收。另外,共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1716人次,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共开发公益岗位17447个,其中临时性公益岗位7001个,实现了贫困人口39685人就地就近就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县级财政统筹各类涉农资金、盘活现有资源,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非贫困村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截至2020年12月20日,8个非贫困县村级集体经济年度新增经营性总收入达9995.15万元;200个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已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超过5万元的村有169个、超过10万元的村有22个、超过20万元的村有9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