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碧水绕城家园美 涓涓清流润民心 ——南宁市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推动城市生态宜居品质不断升级
2020-11-19 11:23:38来源:南宁日报编辑:唐志强责编:赵滢溪

碧水绕城家园美 涓涓清流润民心 ——南宁市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推动城市生态宜居品质不断升级

  经过综合治理后的邕江水清岸绿,秀美宜人。    本报记者黄维业摄

  本报记者尹海明 

  百里秀美邕江流光溢彩,唱响生态文明赞歌;

  全面完成海绵城市三年试点建设任务,“海绵效应”进一步凸显;

  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建成区原有的38个黑臭河段现已全部实现水质达标,基本消除黑臭;

  邕江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连续多年实现“Ⅱ类水入境、Ⅱ类水出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三五”以来,南宁市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治水、建城、为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造百里秀美邕江,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力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确保内河水质长治久清、可持续发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首府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邕江展现最美民生画卷

  “一条邕江穿城过,一座青山城中坐;青山伴着绿水转,绿水青山都是歌……”这首欢快的曲子描绘了南宁市绿水青山的生态美景。

  这样的愿景,已然进入南宁市民的生活。清晨,邕江滨水公园空气清新,住在公园附近的“老南宁”韦立来到这里晨练,眼前的美景让他感触颇深:“杂乱的滩涂变成了美丽的公园,老百姓也感受到了邕江治理带来的实惠。”

  湿地公园沿河而建,花海树木点缀其间,各种亲水栈道和健身游乐设施融入其中……百里秀美邕江带来的不仅是美景,还有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邕江是南宁的母亲河,承载着南宁人浓浓的乡愁。治理前的邕江,长期存在污水直排、滩涂脏乱、防洪和航运能力不足等问题。(下转2版)

  (上接1版)“一定要把邕江治理工作当作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大事来看待,定位于为民工程。”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王小东强调。

  2015年,南宁市以治水优生态,以建城促宜居,以为民为依归,启动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项目规划建设,投入220亿元,历时3年,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打造江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百里秀美邕江”。

  如今,由上游的百色水利枢纽、南宁老口航运枢纽构成的“闸门”与牢固的大坝堤防,以及现代化防洪设施组成的防洪网络,将邕江南宁市区段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为两岸居民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更直观的是邕江两岸景观的变化。通过关闸蓄水,邕江水位整体提升5米,城市水面面积率由8%提高至10.5%,结合邕江两岸景观建设,形成“水畅、河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核心水系景观。

  治理一条江,改变一座城。如今,邕江两岸风光旖旎,一步一景,带状的滨水公园沿江舒展,各色花卉争奇斗艳,绿道沿着岸线蜿蜒,绘成一幅生生不息的民生画卷。

  南宁“龙须沟”变身水清岸绿“景观轴”

  南宁市内河纵横交错,其治理问题一直广受市民关注。

  流经南宁市中心地带的朝阳溪是“老南宁”难舍的牵挂,数十年前的朝阳溪水清岸绿,但随着城市发展,污水直排,朝阳溪变成了南宁的“龙须沟”。

  随着黑臭水体整治的深入推进,如今的朝阳溪换了新装:河道成为纵贯城市中心区的“景观轴”,构筑了宜人的城市景色空间;两岸的截污工程已完成,有效防止污水直排河道。

  不只是朝阳溪,还有沙江河、竹排江、可利江等,南宁人要让每一条臭水河恢复原本靓丽的模样。

  2015年普查结果显示,南宁建成区有38个河段属于黑臭水体,黑臭水体总长度99.4公里。

  从“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治理”;从“只治水里”转向“水陆同治”……南宁在黑臭水体治理中转变思路,统筹岸上岸下、上游下游,开展全流域全要素系统治理,综合施策。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内河治理难点主要在于控源截污。强弱项、补短板,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厂、排污管网、河道沿岸排污口的建设和改造工作,提升城市污水收处能力,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攻坚。

  于2017年动工的沙江河流域综合整治PPP项目借鉴了那考河治理的成功经验,经过两年的治理,基本实现退污还清,变成一个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湿地公园,赢得了周边市民的点赞。家住沙江河附近的居民潘慧蓁高兴地说:“现在国家富强了,党和政府时时刻刻为老百姓着想,我们感到很高兴。”

  今年10月水质抽测结果显示,原普查发现的建成区38个黑臭河段水质现已全部达标,基本消除黑臭。竹排江及心圩江、朝阳溪、亭子冲等内河示范段逐步呈现“清水绿岸”效果,城市整体水环境明显优化。

  海绵改造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海绵城市是什么?多年前很多南宁市民都会这样问。如今,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南宁已家喻户晓。它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让山更青、水更绿,也让南宁市更宜居,市民更幸福。

  5年来,南宁市为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这一海绵城市总体建设目标,从体制机制建设、规划建设管控、系统治黑除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扎实开展工作,精心开展了一大批涉及小区、公共建筑、道路广场、公园绿地、水生态修复等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程。

  南湖公园的改造提升融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从遍布公园的雨水花园,到顺着环湖路延伸的植草沟,再到全园透水铺装,都是南湖公园海绵化改造的特色,让雨水有了更多的缓降空间,被一层层“海绵”吸收。

  改造前,南湖公园由于道路地势低洼,道路两旁草坪上的雨水都往道路中间汇聚,渗流不及时就会形成大面积积水。“现在即使下雨,公园道路上的雨水也会很快被排掉,不会影响到南湖公园散步游玩。”市民刘鑫赞道。

  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让一些街道、社区的内涝问题迎刃而解,尤其在对住宅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后,南宁更显宜居本色。

  走进厢竹大道的竹溪嘉园小区,道路旁的绿地种满花草,高高低低的绿植错落有致。这个绿化带就是海绵设施——生物滞留带,通过层层渗透净化雨水。

  嘉园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管道建设标准低,路面铺设水泥,一下暴雨就容易积水。南宁市按计划分批对示范区内的老旧小区开展海绵化改造,嘉园小区就是其中一个。经过改造,嘉园小区内的混凝土停车位变成了透水化的生态停车位,混凝土路面加铺了透水沥青,并建设了生物滞留带。

  “以前一下大雨小区内就积水,改造后,小区再没发生过内涝,景观也变美了。”小区居民李阿姨说。

  据统计,南宁市在54.6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内,完成了262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大大提高了城市的排水防涝能力,降低了内涝风险,提高了对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保障水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