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管林华
打造全区首条2.0版机动车查验通道,在全区率先建成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推出19项网上业务使互联网办理率快速提高,2019年群众满意率高达99%……一连串数字映射出北海车驾管服务便民惠民,以及争先创优工作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北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以服务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为中心,突出“以队伍正规化引领业务新发展、以改革创新助力打造智慧车管”的工作思路,朝着创建“全国一等车辆管理所”目标不懈奋斗。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今年8月,北海车管所被评为“全国一等车辆管理所”,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A 筑牢基础 倾力构建“数字车管”
当前,北海市机动车和驾驶人分别每年以超过5.8万辆和3.9万名的速度在增长。截至今年9月,该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9.3万辆,驾驶人保有量达到61.3万人。
面对庞大的数据,如何优化车驾管业务的便民服务?“北海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争先创优工作,将‘创建全国一等管理车管所’列入重点工程。”北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支队长刘振兴说,车管所结合简政放权,倾力打造“数字车管”,主动为民破解难题。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北海车管所大力推动“36+N”项改革便民措施落地生效,实现业务办理申请材料4个减免、18类业务“一证即办”、普通业务“一窗通办”,推行“容缺受理”服务,基本做到普通业务3-5分钟办结,一般业务30分钟左右办结,机动车新车注册登记20-30分钟左右即可办结。全市8家4S店推行“专网”应用,实现“一条龙”业务办理,专网办理率达70%以上。
对于机动车新车注册登记时间大幅缩短,北海市易达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员工林绍槐深有体会。他与车管所打交道已7年,每天负责办理新车注册登记,“以往新车注册登记要到办证大厅,耗时近一个小时,现在4S店车管服务站即可办理,半个小时就搞定。”
北海车管所率先在全区打造2.0版机动车查验通道,检车时间仅需15分钟,效率提升1倍。同时,完善北海“交管12123”APP,推出19项网上业务,互联网办理率从2019年前的不足3%快速上升到15%以上,有效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目前平台累计受理业务约124.4万笔。
B 风清气正 打造纪律严明队伍
“打造一支纪律严明的车管队伍,把责任落实到人。”北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所长吴均远介绍,该所多年来坚持每天上午7时50分点名,民警的精神面貌如何,通过点名一目了然,有效督促民警在8小时以外自我管理。
同时,创新开展“民警+辅警”责任捆绑机制,定期进行民警和辅警交流轮岗制度、教育培训制度、违规异常业务责任倒查机制、中介人员代办管理制度,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管。建立“考试、网办、检验、车管”业务四大监管中心,落实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使整个队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车管绩效工作走在全区前列,连续多年保持“零违纪”的突出成绩。
近年来,北海市五类重点车辆检验率、报废率以及机动车和驾驶证异常业务考评实现在全区各地市交警支队排名前列的好成绩。
吴均远说,为深入落实今年9月在南宁召开的公安部交管局深化“放管服”改革现场会精神,该车管所拟建设群众投诉咨询中心、摩托车考试监管中心,大力完善网办中心软硬件设施、全力提高互联网受理、审核等工作效率,用实际行动确保“放管服”改革真正“放得出去、监管得住、服务得好”。
C 优化服务 便民高效优质快捷
“以前办理年检,要通过轮船把摩托车拉到市区办理,整个过程至少要耗费半天时间。自从岛上建设‘涠车管’之后,就近办理,解决我们一大难题。”刚办完摩托车年检业务的涠洲岛岛民陈先生点赞道。
涠洲岛现有驾驶人5301名,机动车3315辆。为不断延展交管服务领域以及辐射面,落实“企业项目发展到哪里,公安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北海交警支队将车管业务触角延伸到海岛,打造海岛“涠车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便民高效、优质快捷”——为此目标,北海交警支队多措并举。在全区率先建成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群众即来即办。联合建设4个合作网点和服务站,形成“5公里服务圈”,农村地区推行“警保医邮”合作措施。增派监考警力和考试车辆,实行“5+2”工作制,有效解决大车考试积压问题。落实“四个减免”政策、推行“容缺受理”服务,“最多跑一次”优化升级。
北海交警支队还依托12345热线、车管热线等平台,建立群众网络举报投诉办理机制,直接倾听、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以及对交警队伍执勤执法工作的举报投诉,发挥群众监督力量。“交警支队办结量和办结率均排名第一,值得表扬!”北海市主要领导在《12345热线第13期周报》上批示。
■延伸阅读
什么是一等车辆管理所
公安部根据车辆管理所登记评定办法和其配套标准,每年对全国车辆管理所进行考核评定,评定标准包含车驾管业务办理水平、服务群众水平、队伍管理水平等方面,考评结果是对车管所管理水平的全方位体现。“一等所”是考评中的最高荣誉。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