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丹:千年贡米演绎致富新故事
本报记者 廖庆凌 通讯员 莫梦姜
说起巴平米,在南丹县是家喻户晓。
据历史记载,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巴平米被土司进献朝廷,成为御用贡品。
南丹县芒场镇巴平村地处桂西北高寒山区,海拔近1000米。得益于得天独厚的高原气候孕育,这一带地区种植的稻米,具有特别的营养和口感。
“虽然巴平米历史悠久,但真正让它打响品牌、走俏市场还是前几年的事。”巴平村村民黄定斌说。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品质高、营养丰富的环保稻米成了健康生活的新需求。“过去种地喷农药,产量提高了,价格却下来了。”黄定斌说,之前家里的3亩地种植普通稻米,每公斤售价只有3.2元,全年种粮收入仅2400多元。
进入“十三五”后,南丹县实施了巴平米产业提升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同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把巴平米培育成群众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这是机遇,不能错过。”黄定斌了解相关政策后,迅速加入南丹县瑶家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2018年开始,黄定斌承包了合作社流转的28亩土地,按照绿色有机标准种植巴平米,每公斤售价为7元,种粮年收入5.88万元。
“我们始终坚持不喷农药、不施化肥。”黄定斌介绍,为确保种植和管护过程绿色生态,除草灭虫、松土追肥均靠在田间投放鱼苗和散养鸭子,采用油茶粕或牛粪发酵的农家肥。
有了严格的生产流程,巴平米获得了绿色食品A级认证、有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双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全国十大好吃米饭和广西著名商标等“金招牌”,巴平米逐步行销全国各地。
在巴平村,还有很多农户和黄定斌一样,受益于巴平米产业提升工程,走上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巴平村(南丹巴平米)也被认定为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如今,南丹县瑶家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农户签订“订单米”合同、土地入股合同等,建立了5000亩绿色巴平米基地,惠及农户1350多户,带动农户月均增收2500元以上。目前,南丹县巴平米种植面积已超过4万亩。
近年来,依托巴平村特有的梯田风光和巴平米产业,南丹县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功创建了“绿稻花海”休闲农业示范区,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