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向海,向海,向海! ——广西形成“港产城海”融合发展新格局
本报记者 王艳群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全力打造绿色临港产业集群,培育海洋新兴产业,辐射带动腹地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植向海“工业树”、打造向海“产业林”,推进“港产城海”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向海发展的主导产业聚集基地,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向海产业体系。
2017年以来,全区已开工投资1亿元以上规模的向海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重大产业、重大平台项目312个,累计投资额达1.23万亿元。向海产业已成为广西全方位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蓝色引擎和增长极。
沿海布局:优势产业聚集
进入金秋,钦州市红排石海域和三娘湾南部海域的渔民们迎来了收获时节。近年来,该市利用所属近岸的15米等深线内可养殖面积广阔的优势,积极引导群众拓宽养殖渠道,大力发展金鲳鱼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
与传统木制养殖网箱相比,深水海域抗风浪网箱养殖具有抗风浪能力强、应用海域广阔、养殖容量大、成鱼品质好、产量和效益高、可有效减轻近海养殖环境压力、使用年限长和科技含量高等诸多优点。一口80米周长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可年产金鲳鱼30吨左右,产值72万多元。据钦州市海洋局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市已建成深水抗风浪网箱333箱,养殖水体133万立方米,今年产量可达2万吨,产值有望突破5亿元,产品远销内地各省区和港澳台地区,并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金鲳鱼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已成为渔民的致富产业。
北海、钦州、防城港是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区域之一,也是广西向海经济的核心区。2019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同年9月,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推进北钦防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在顶层设计北钦防一体化经济发展时,自治区突出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打造沿海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冶金及有色金属、绿色化工、电子信息、轻工食品、林浆纸、装备制造、能源七大“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建设12个百亿元及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加快升级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旅游等传统海洋产业,培育壮大物流加工、智能制造、文旅大健康等腹地向海产业,创新升级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等向海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广西向海经济产业。
北钦防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加速了优势向海产业向北部湾沿海城市聚集,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绿色化工、金属新材料等七大临港优势产业体系,百亿元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总数有11个。今年上半年,北部湾经济区4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5%,领跑全国。
腹地延伸:特色产业突出
金九银十,玉林正威新材料产业城的工人们忙得不可开交。该项目由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和玉林市政府共同出资150亿元兴建,项目达产后年产值260亿元以上。2019年12月,该项目的精密铜线建成投产,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9个月时间,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速度。
向海经济是陆海统筹的经济,是陆海一体化的经济。在规划发展壮大向海产业时,我区坚持“港产城海”融合发展的思路,推动沿海产业向内陆和山区腹地延伸扩张,带动腹地特色产业向海开放发展。根据与海洋关联紧密程度,将向海经济发展区域划分为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突出并做大不同区域的特色产业。
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4市为主的核心区,布局海洋产业和临海(临港)产业,建设国际一流门户港、海铁和江海联运通道枢纽,重点打造大数据中心、科创园区、向海产业集群,发挥向海发展的核心枢纽作用。构建了以贵港、玉林、崇左3市为主的拓展区,加强拓展区与核心区的协作和联动,建设加工制造、商贸物流配送等产业基地。搭建了以柳州、桂林、梧州、百色、贺州、河池、来宾7市为主的辐射区,重点打造高端制造基地、金属新材料加工基地、旅游康养示范基地和商贸物流配送基地等产业。
腹地特色产业已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到2019年底,全区已建成内河港口生产性泊位532个,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39亿吨,其中集装箱达105.5万标箱。去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4694.7亿元,同比增长14.4%,增幅较全国高1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在全国排第14位。今年1-7月,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7亿吨、257万标箱,增幅分别达18.4%、34.1%,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均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
开放合作:江海边海联动
发展向海经济不是广西的“独唱”,而是整个大西南、“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合唱”。广西立足“向海”谋开放、“向海”谋发展,以东盟为重点合作区域,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凸显地位优势,形成内聚外合、江海边海联动的向海开放新格局。
突出江海、边海联动,走好走活开放发展这盘棋。统筹推进“两湾”贯通,落实好“三企入桂”相关部署,特别是在“湾企入桂”基础上开展“海企入桂”行动,着力打通内河“一干七支”航道,推动与国内周边区域、周边国家的合作,打造优势互补、繁荣互惠的边海经济带,加强“两国双园”、制造基地、特色产业园等开放平台建设,推动国内国际产能、产业、资源、经贸等领域向海开放双向合作,深入推进向海开放合作方式创新、布局优化和质量提升,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江海边海联动发展新格局已形成。2019年,我区常态化运行北部湾港至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甘肃等省市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2243列,比增近一倍;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382万多标箱,北部湾港重箱量从腹地货源流向广西区达163万多标箱。截至今年8月底,北部湾港已开通集装箱航线52条,其中外贸28条,内贸24条,新开辟了至非洲、南美洲远洋航线,航线网络全覆盖东盟和国内主要港口,实现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
今年9月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通过了《广西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把“打造好向海经济”作为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实施向海产业壮大、向海通道建设、向海科技创新、向海开放合作、海企入桂招商、碧海蓝湾保护六大行动,到2022年,我区将实现以海洋经济、沿海经济带经济、向海通道经济为主体的向海经济生产总值4600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由2019年的15%提高到2022年的20%。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