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正芳 通讯员 黄楚程
从一把剪刀、一台缝纫机的裁缝铺子,到涵盖纺织、印染、设计、成品加工、辅料、市场营销等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广西最大的休闲服装生产基地——桂平市木乐镇服装产业历经30多年的发展,目前年生产服装超2亿套,除了国内还销往欧美、东南亚和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不断延伸发展的背后,是一部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三代人接力完成的创业史。走近他们,才能真正感受那些隐藏在数字背后的鲜活脉动。
从变局中开新局
变作坊为工厂
桂平市服装产业发展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上世纪80年代,木乐镇几名巧手裁缝从广东佛山等地买回原料,用家庭缝纫机做起了皮衣、风衣。几年后,裁缝铺随着改革开放浪潮,顺势转变成批量制作风衣、皮衣、夹克等成衣的家庭作坊。90年代初期,家庭作坊转而大量制作校服。
与此同时,木乐人开始拓展销售渠道,到广州新百佳等批发市场设立销售点,承接国内外的服装订单。21世纪初,木乐人敏锐抓住商机,再一次转型为以生产休闲运动服为主。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亚运会、奥运会等成功举办,木乐服装产业迎来黄金上升期,开始井喷式发展。
近年来,木乐镇服装企业不断升级设备技术,跻身全国纺织产业集群,成为“中国休闲运动服装名镇”,桂平市也变为广西最大的休闲服装生产基地。
记者走进木乐服装工业园区发现,棉纱、布料、拉链、纽扣等和服装相关的东西,园区内都有工厂生产。
打造出这样规模化、标准化的全产业链条,得益于桂平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早在2006年,规划总面积5000亩的木乐服装工业区便动工建设,定位为以休闲运动服装生产、加工和出口为主导的特色工业园区。目前已建成厂房35万平方米,并成功创建了双创基地,吸引10多个创业团队、6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去年,桂平市又先后推出双百双新、标准厂房补贴、上规入统奖励、千企技改扶持、电力交易扶持等政策,并配套建设了教育医疗、餐饮住宿、游客中心等服务设施。当年,木乐镇完成重资产型投资62亿多元,服装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投资39亿多元,占62.4%;该镇服装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
作为桂平的主导产业,木乐服装业大量吸收当地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近5万人。
从逆境中辟蹊径
变制造为“智造”
在对克运动休闲服饰厂区,上百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作业。一件需要几十道工序的短袖运动服在这里裁剪、缝制。
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早已取代昔日的脚踏缝纫机,并在智能化改造下不断蜕变。“变化太大了。我从1993年开始做服装生意,当时只是个小作坊;1997年建立公司,启动资金只有50万元银行贷款;现在公司已发展到300多人,推出了700多个运动服装品种,年产值上亿元。”该公司董事长李林辉感慨,“保守估计,现在木乐镇服装产业的年产值超80亿元。”
在桂平,仅木乐镇辖区内就有服装企业3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7家,服装商标品牌接近100个。引进-模仿-融合-创新-升级,是当地服装产业发展的秘诀。多年来,桂平利用东部产业转移的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商落户投资,鼓励本地经济能人参与,不断学习先进地区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智能制造成为服装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必须面对的课题。”中健运动休闲服饰董事长周立平说。
桂平立泰隆是广西龙头印染企业,1992年由福建商人和本地企业中健公司合作成立。为延长产业链,2013年中健全资收购立泰隆。2017年,立泰隆完成印染产品技改扩建项目,日产印染产品从300吨提高至500吨。
从“互联网+”中抢先机
变国内买卖为全球贸易
每天和父亲周立平通个电话聊聊天了解公司的情况,是周文的习惯。今年31岁的他,大学毕业后便子承父业进入中健公司,但他的办公地点不在木乐,而是在400多公里之外的广州。
广州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布料市场,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服装出口市场,大概有8000多名木乐的“创二代”常年在此工作。木乐镇“创二代”们不仅传承了父辈的创业精神,也逐渐成长为服装设计和电商销售的专业人才。借力“互联网+运营管理”新模式,桂平服装产业实现腾飞。
“从棉花送进来到衣服走出去,所有中间环节都在公司完成,是产业链沉淀的旧优势;以互联网对接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及效率,是消费升级时代下的服装产业的新趋势。”周文说。
目前,桂平在广州设有4个批发销售中心,设有办事处、销售门店700多个(家),网络销售点300多处,服装产品60%销往全国各地,40%销往欧美、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今年,桂平市木乐奥运轻纺服装城项目和电商物流产业园、木乐纺织服装(万亩)产业园正在推进建设中。这些重点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为当地服装产业补链条、聚集群提供平台,推动服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代工到自主品牌,从传统贸易到电商崛起,桂平无数创业者用汗水与智慧书写了奋斗的青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