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两端一链”激活桂林资源县有机产业助农致富
2020-09-11 16:34:47来源:中新网编辑:唐志强责编:赵滢溪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11日电(伍丽 赵辅琼) 近年来,桂林市资源县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通过不断丰富有机产品“供应端”,畅通产品“销售端”,搭建产品“供销链”,极大激发了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自主发展有机产业的积极性,真正将“输血”扶贫变成了“造血”致富。

  适应需求,聚力产品“供应端”

  资源县依托生态优势,聚力打造高品质的有机产品,创建有机产品示范县。为此,该县整合财政、扶贫资金1.2亿元大力发展有机产业,并借力粤桂协作平台,再注入7000多万元粤桂帮扶资金,采取“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模式,实施20多个“造血”产业项目建设,帮助该县贫困户发展起有机茶叶2800余亩,有机水果(葡萄、猕猴桃、柑橘等)31500余亩,有机中药材30余万亩,有机蔬菜9800余亩,有机养殖(猪、牛、羊等)26000余头。目前,该县共有29家有机企业的35个种养品种获得了39张有机证书。2017年10月,该县成功获得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称号。

  为确保有机产品的品质,该县专门聘请了中国农科院专家为全县有机产业发展会诊把脉,通过不断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带动设施农业建设和新技术利用,促进红提、西红柿、辣椒等传统产品提质增效,并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目前,该县种植红提8万余亩,西红柿1.2万余亩,辣椒1万余亩。

  多措并举,畅通产品“销售端”

  “以前,贫困户种的蔬菜在市场贱卖。现在,有了有机认证,蔬菜一到市场就被抢购一空。”资源县金紫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盛根自豪地说,每天从资源运到珠海、广州、深圳等地的牛肉、辣椒、黄瓜等有机产品,供不应求,日销售额近6万元。

  为打通产品销路,该县先后与惠州四季绿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签订有机产品买卖合同,年订单销售有机产品近8000万元。同时,粤桂两地积极鼓励和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公职人员参与消费扶贫,落实每人300-500元工会费带动消费;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消费扶贫,开展“买100元捐5元”的“消费+公益”扶贫消费活动,多方合力助销等形式齐“带货”,激活产品销售端。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滞销的有机产品,该县采取“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直采直销模式,及时推动电商企业“应急促销”,就今年前5个月仅资源山里山农产品有限公司与广东、南宁、上海、深圳等地企业、超市对接走电商模式,销售红薯粉、资江干鱼仔、大球盖菇等22种有机特色产品,销售额达1375.96万元。

  众策齐施,搭建产品“供销链”

  “发展有机产业,我们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但如何销售一直是遏制我们发展产业的瓶颈。”资源县河口瑶族乡猴背村蓝雄说,自从驻村工作组来了以后,他们入村在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种植技术问题,返城则牵线搭桥为农民解决有机产品销售问题。

  如今,猴背村已成立百香果种植合作社,带领26户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百香果产业,种植面积近200亩。在第一书记的牵线搭桥下,种植百香果的种苗、化肥全部由后盾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提供,并签订5元/斤的保底回收协议。

  目前,该县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县级物流仓储冷链中心1个、冷库5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7个、村级电商服务点44个、电商扶贫产业基地15个。同时,充分利用肇庆市及端州区市场、物流、人流、经济环境等优势,与该市供销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电商销售平台,在端州区及肇庆市七星岩景区分别建成3间“粤桂扶贫协作广西资源县农副产品销售店”,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便捷快车”,实现供销无缝对接。

  通过“两端一链”有效激活有机产业发展,解决了扶贫产业增收瓶颈,直接带动贫困户7855户29870余人脱贫致富,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6.03%降至2019年底的0.21%。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