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示范片区,依托示范作用倡导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图为市民分类投放垃圾。 南宁日报记者黄维业摄
南宁日报记者冯梓剑 通讯员陆炫
推进绿色发展,南宁责任在肩。作为全国第一批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南宁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贯穿工作生活的全过程,体现为绿色发展的重要要求,转化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升华为现代生活的文明标尺。
两年来,南宁垃圾分类工作由启动到以点及面,得到了我市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响应,分类收运体系和终端处理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成效初显:目前,我市各城区(开发区)垃圾分类各项制度基本完善,覆盖居民户数约99.62万户,达标占比85.15%,形成了较完备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积极探索加强全局性顶层设计
推行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顶层设计尤为关键。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创新作为,全力构建垃圾分类共建共治格局——
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就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出批示,并组织召开垃圾分类现场会、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垃圾分类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将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纳入立法计划,加快推进立法工作;市政协开展问政献策,并结合实地调研,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各县区、开发区均成立由县(区)、开发区领导任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城区(开发区)两级工作例会制度,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工作联动机制,高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同时,我市制定出台了《南宁市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计划》《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操作规程(试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及作业规范》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为全市推行垃圾分类提供顶层设计。
目前,南宁形成了“分步宣传+投收运处过渡+终端建设”的大分流、小分类模式。(下转2版)(上接1版)
以点带面掀起全城绿色生活新风尚
6月15日,记者来到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青秀区盛天茗城看到,小区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标识设置醒目,并放置有垃圾分类垃圾桶,居民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
“每天我都按照‘四分法’,将废弃物分别放在相应的垃圾桶里……”小区居民陈晓说,在大家的自觉参与下,小区环境越来越好。
“有关部门在我们小区打造了一个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居民在家门口便可‘边学边玩边做’垃圾分类。”小区物业负责人介绍,宣教基地讲究“知行合一教做并重”,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高住户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自觉性。
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工程。近年来,南宁市通过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示范片区,大力推进宣教基地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等办法,让广大市民不仅掌握垃圾分类知识,还养成了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在示范片区,社区督导员、志愿者逐户上门宣传,还有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去年,全市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党员干部多达4.7万人次。通过推动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党员志愿者五位一体,南宁市以点带面打造了一批市级垃圾分类行业示范点。
江南区推行“小黄狗”垃圾分类智能化回收设备;良庆区打造公共机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各城区在垃圾分类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做出了积极创新与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垃圾分类正逐渐成为市民生活的新时尚。
完善体系建设垃圾分类将进入强制时代
近年来,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各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投入力度,南宁垃圾中端分类收运体系已经形成,终端分类处置体系正逐步完善。
目前,全市的垃圾收运车辆均按“四分类”标准喷涂或粘贴了标识,现有垃圾中转站57座,基本能够满足其他垃圾的收运需求。此外,各城区、开发区按标准建成有害垃圾暂存点10个,有害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形成。
在垃圾终端分类处置上,其他垃圾方面,我市生活垃圾处理终端现已建成平里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均处理量2000吨;平里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日处理能力为1135吨,“焚烧、填埋”垃圾稳定运行,无害化处理保持100%。厨余垃圾方面,已建成的餐厨厂日处理厨余能力达450吨。有害垃圾方面,确认了6家工业源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基本能满足我市生活源有害垃圾处理需求。可回收物方面,配置了182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95个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可处理废钢铁、废金属、废纸、废塑料及其他等多种可回收物,可回收物处置体系基本成型。
根据立法计划,今年我市将出台《南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对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相应规范,这标志着我市垃圾分类将进入强制时代。
同饮邕江水,共建好环境。下一步,我市将下大力气扎实抓好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加大力度推进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奋力实现垃圾分类巩固提升的目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