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南宁市中小学迎来第二批错时返校复学 别样的重逢 别样的课堂
2020-05-07 11:16:33来源:广西日报编辑:骆秋妤责编:张群

南宁市中小学迎来第二批错时返校复学 别样的重逢 别样的课堂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每个同学都收到“学生入校防疫手册”。 南国早报记者 苏 华/摄

 南宁市中小学迎来第二批错时返校复学 别样的重逢 别样的课堂

南宁市逸夫小学的同学们在做好个人防护后有序进入校园。本报记者 周 军/摄

  本报记者 奚振海 刘 琴

  校园防疫有保障5月6日,南宁市中小学迎来第二批错时返校复学。当天,该市各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和普通高中一至二年级、中职学校等80多万名师生完成错峰返校。记者走访了解到,各学校疫情防控措施到位,复学复课工作井然有序。

  学生们返校复学,是对学校、教育部门一场疫情防控的大考。

  6日早上,在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各校区门口,学生们按照事先制定的错时安排和路线图有序入校:在校门口接受体温检测,进教室前再测一次。“我们除了按上级要求制定和完善‘两案九制’外,还结合各校区实际,明确落实每个制度操作流程和具体负责人,做到‘一校一案’。”学校校长石鹏说,开学前各校区均进行了环境消杀,完成了供水设施检测,并制定了错时上课、活动、就餐等办法。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门口,地面上画着几行间隔1.5米的小脚印。当天学生到校后,踩着小脚印保持安全距离排队,接受体温检测后入校。“疫情防控除了制度完备、方案落实到位,尤其需要从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入手,关注各类细节问题。”该校校长刘李平表示,为更加全面、有针对性地关注复学后疫情防控问题,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复学防控我献策”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这既锻炼、鼓舞了孩子,也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截至5月6日,南宁市1432所学校已顺利开学,累计返校师生97.88万人,疫情防控和复学复课工作井然有序。”南宁市教育局党组书记汪述斌说,在落实上级各项防控措施和要求同时,南宁市创新建立疫情防控“双线四包”责任制。“双线”即教育防控线和卫生防疫线,“四包”即教育局包学校、学校包年级、年级包班、班级包人,通过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各项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多种形式第一课

  上午8时10分,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组织了一场简短而隆重的开学典礼,各班学生在教室里,听从广播要求有序完成了升国旗、唱国歌,升校旗、唱校歌,接受开学心理健康引导和开学第一课防疫安全教育等。学校还给学生发放自己编订的“防疫手册”,以活泼简洁的语言、生动贴切的情节设计,指导孩子们做好每日防疫工作。

  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一实验小学举办主题开学典礼活动,以网络直播的方式,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共同举行开学典礼。学生们还制作艾叶香囊、写书信……为武汉的少先队员们带去鼓舞和力量。

  当天,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天桃校区的开学仪式上,同学们观看短片《庆幸有你,山河无恙》,集体合唱《让世界充满爱》,并播放由少先队录制的《震撼,中国力量》,全体少先队员宣誓。

  汪述斌告诉记者,南宁市教育局把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对中小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全面排查,设计各年级心理辅导开学第一课参考课例,组织开展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帮助全市各中小学校上好心理辅导开学第一课。

  教学衔接保质量

  从线上回归线下,从空中课堂回到校园教学,学生们的学习如何跟上?

  “我们坚持‘德育引领,攻心为上’,坚持把锻造学生‘精气神’放在首位。”石鹏表示,学校坚守德育阵地,抓学风班风建设,以主题班会课、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等做好思想引领。学校通过摸清学情,找出问题,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授课模式及进度,完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

  孩子们线上学习的成效怎么样?民主路小学早早准备好了返校复学后的随堂检测,为避免孩子焦虑,多采用随堂练习、家庭作业的形式展开。学校沿用线上学习期间的《学习评价表》,用科学又活泼的自我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刘李平告诉记者,在线上教学期间,学校由科任老师采取“线上导学”办法,深入详细地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线上线下高效衔接提供了基础。

  南宁市教育局积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一个都不能掉队”,截至4月17日,全市初三年级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全部返校。精细化做好教育教学安排,当前主要是聚焦毕业年级的备考指导和中职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就业服务工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