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广西田林县:浪平马帮借山区基建走上致富路
2020-05-06 08:45:50来源:光明日报编辑:骆秋妤责编:张群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通讯员 黄艳琼

  “乡亲们,听我云,浪平马帮出了名,走南闯北无所惧,为了祖国保电力……”山间铃响,快板传声,一队马帮驮着建材沿崎岖山路奋力前行。

  在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浪平马帮依靠原始的肩扛马驮,将建筑材料、通信基站等运输到大山深处的工地,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马帮再兴助脱贫

  长满老茧的双手抚过马儿脊背,杨再刚的思绪回到20年前:“以前家里穷得叮当响,我20岁就开始跟父亲外出赶马,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赶上好时代,生活逐步好了起来。”

  家住田林县浪平镇甲朗村弄央屯的杨再刚,是靠赶马脱贫致富马帮中的一员。“2016年,得益于政府的扶贫政策,我申请5万元小额贷款买了6匹马,一年靠赶马挣了20多万元,当年就摘掉了‘穷帽’。”如今,杨再刚的马群已发展到12匹,他跟随镇里的赶马人走云南、闯贵州,穿行于车辆无法抵达的深山野岭,为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

  和杨再刚一样,在田林县浪平等乡镇,赶着马走南闯北的马帮汉子有1000多人,输电线架到哪里,哪里就有浪平马帮的身影。他们风雨无阻、踏平坎坷,靠赶马改变了贫困的生活,也改变着乡村落后的面貌。

  浪平马帮几经衰落,于20世纪90年代再度兴起。彼时,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工程,南方电网架设广西百色天生桥至广州50万伏超高压电路,由于山高林密、坡陡路窄,车辆上不去,急需大量马匹将建输电铁塔的各种材料运到一座座山上。浪平赶马人一马当先,与施工单位洽谈,签订了运输协议。

  经过几年奔波,电网架设完成后,浪平马帮人能吃苦、讲信誉的口碑逐渐流传开来,很快传出大山、走出广西,广东、河北、山西等省区电网建设公司及三峡输变电工程的一张张运输订单纷至沓来,浪平马帮的生意越来越大。

  “我们镇现有568户1000多人常年在外赶马,其中有193户是贫困户,全镇共有4200多匹马,赶马帮年收入6000多万元。”浪平镇党委书记蒋正波介绍,浪平镇下辖20个行政村中有18个贫困村,是田林县贫困程度较深、贫困覆盖面最广、脱贫困难最大的乡镇,不少贫困户靠外出赶马脱了贫。

  哪里有活干就往哪里跑

  “赶马是件苦差事,通常都得请货车将马匹运送到施工点附近。由于长途颠簸、舟车劳顿,人和马都少不了遭罪。”浪平镇弄陀村下长垌屯村民谭刚成说,他们每天早出晚归,穿梭于乡野丛林,常常经年累月在工地,一张简易篷布、一张蚊帐,就组成马帮的露营地。

  “每天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喂饱马,晚上天快黑了才收工,收工后还要准备第二天的马料,然后才搭锅子烧火煮饭,饭菜也很简单,一盘炒腊肉便是全部。”谭刚成告诉记者,一年四季,寒来暑往,赶马生活周而复始,“最怕遇到下雨天,有时大风把篷布掀掉,只能蜷缩在马鞍下躲雨,常常被淋成落汤鸡”。

  赶马最难的是装货,每匹马驮两大筐重200多公斤的材料,这都需要赶马人从地面抬装到筐里。“每天至少要装3000公斤,我们挣的都是血汗钱,去年收入近60万元。”为有人搭把手,谭刚成、谭刚群兄弟俩常年结伴而行。马帮的行业性质,决定他们的务工地点变化无常,哪里有活干就往哪里跑。

  “马帮里常常是‘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浪平镇八号村马帮领队陈先旺告诉记者,前些年,他们到广州花都驮石料,有一位中年妇女,因丈夫早年离世,她独自负责5匹骡子的驮运,在老家建了房子,还供起两个孩子上大学。

  马帮人的每一次迁徙,都好比一场“游击战”——锅碗瓢盆,衣食住行,每一项工作都必须细之又细。苏麻垌村马帮领队郭其民告诉记者,赶马也是靠天吃饭,天气好时能多挣些,如遇雨水多的年月无法做工,光养马就可能会出现亏本。

  赶马“驮”出小康来

  赶马,成了越来越多山里人谋生致富的路子,也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

  “以前种过地、养过猪、进过厂,都挣不到钱。”文应学是田林县平塘乡兴六村第一个赶马人,2004年获知“西电东送”工程急需马匹运材料,就筹借6000元买了5匹马,跑到福建省揽工。“在那里3个月,挣了3万多元,当年就还了借款。”文应学现在家里养有7匹马,早已脱贫致富。

  其实,文应学的赶马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做我们这行,如果没有门路,不仅挣不到钱,反而还会赔。”文应学最艰难的是2015年,因为找不到活做,家里3个孩子要上学,77岁的老人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到医院打针,家里开支像个“窟窿”越来越大,只能靠借债度日。

  艰难并没有压倒文应学,“就算过得再辛苦,也坚持用最好的马料喂马,把马当成家人一样供养照顾”。那些日子,不管多苦多累的活他都欣然应接,慢慢积攒下良好口碑,终于迎来转机,找他的人越来越多。2019年,扣除各种花销,他还攒下20多万元。

  “在文应学带领下,我也开始了赶马生活。没有他教我怎样养马,找活给我做,我家根本脱不了贫。”兴六村坝关屯农辉家里养有4匹马,由于要照顾家庭,这几年,他在乡镇附近帮人驮杉木和建地头水柜的材料,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赶马经历让他更加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一队队马帮走上山,一辆辆汽车开回家。随着马帮队伍的壮大,不少人靠赶马过上了好日子。吃苦耐劳的赶马人,靠双手“驮”出了幸福生活,“驮”起了山区小康梦。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29日 04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