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平坦的乡村公路通往幸福乡间,崭新整齐的楼房渐次排开,雅致宜居的农家庭院坐落在绿野旁,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了村庄的夜晚,村里戏台上不时传来群众的欢歌笑语……近日,记者走进南宁市各个乡村,一幅幅清新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南宁市集中开展“美丽南宁·幸福乡村”活动,重点实施“环境秀美”“生活甜美”“乡村和美”三个专项活动,以此全面推进幸福乡村建设,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更充满活力、让美丽家园更和谐、让群众生活更幸福。经过近一年的大力推进、持续打造,幸福乡村美景如画、农家大院新风扑面、田间地头稻香果硕,南宁市正努力绘制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新农村图景。
环境越来越“秀美”
这些年来,不少从外地回到青秀区刘圩镇刘圩村罗坡的人发现,家乡的变化特别大:过去随便乱堆的垃圾、随处可见的断壁残垣现已难觅踪影,村中道路越来越宽敞,房子越来越漂亮,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庭院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美丽墙体画绘出新农村的蓬勃生机……如今的罗坡,可以说幕幕是画、处处是景,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刘圩镇危旧破房最多的村庄之一。
2018年,刘圩镇把提升罗坡风貌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依托刘圩斑山独特的人文底蕴和美丽的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短短两年时间,罗坡实现了村庄风貌和产业基础设施的双提升。
“环境越来越美,村民素质越来越高。实施‘环境秀美’专项活动,让罗坡整体人居环境焕然一新,而一同改变的还有村民的观念。”刘圩镇党委书记贺明球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把罗坡打造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先进示范典型。
如今,在南宁,各乡镇积极采取多种举措推进村屯环境整治提升,不少乡村均像罗坡这样实现了美丽蝶变,让村民在宜居环境中提升了幸福感。 今年以来,南宁市以开展“环境秀美”专项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各项工作,重点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乡村风貌治理等工作。据南宁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调研员朱芳飞介绍,截至目前,全市整合各级财政资金6168万元,完成基本整治型村庄910个、设施完善型村庄7个、精品示范型村庄3个,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08%,投资额完成率145%。
生活越来越“甜美”
让环境美起来的同时,村民的钱袋子也要鼓起来。不少乡村在保证粮食稳定的基础上,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养殖业、运输业等,让村民拓宽增收渠道,切切实实感受到“生活甜美”。
在武鸣区府城镇西厢村丰头岭屯,成片的皇帝柑挂满枝头,许多村民依靠种植皇帝柑买了小车、新建了楼房。丰头岭屯每年生产皇帝柑达40万公斤,目前该屯以“支部+协会+农户”模式发展农村经济,共注册有6家水果种植企业,成立了西厢皇帝柑产业协会、丰头岭工程车运输协会。2018年,丰头岭屯人均纯收入1.7万多元,群众走上了致富道路。
横县是闻名全国的茉莉花之乡,一朵小小的茉莉花,在横县人手里发展成了一项大产业。伴随着清幽的茉莉花香,记者分别走进横县那阳镇政华村特色产业园和那阳镇上茶村横县莉妃花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茉莉花盆栽种植基地。据横县乡村办综合组副组长黄兆灵介绍,那阳镇政华村共有1.2万亩茶园,其中3200亩是扶贫产业园。产业园内还有加工厂,能吸纳当地贫困户就业,提高他们的收入。
南宁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张超说:“通过开展试点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变股东’,在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市试点村已基本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今年,我市通过开展清产核资,推动“资源变资产”,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资金变股金”。截至今年12月,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864个,占比69.41%,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年内累计13824.82万元。
南宁市将按照“生活甜美”专项活动的要求,不断通过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乡村越来越“和美”
实现乡村振兴,绝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充裕,更需要精神上的富足。以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的乡村文化建设,让南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迈上新台阶,也让南宁的乡村更美丽。
汉安村党总支部书记韦绍则介绍,以前,武鸣区两江镇汉安村村民农闲时便聚在一起打牌喝酒。随着“乡村和美”专项活动的开展,村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村风村貌越来越好。汉安村8个自然屯都建起了文化活动室,春节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游园活动等,每个屯都组建了篮球队和业余文化队、表演队。平时,屯与屯、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通过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比赛交流感情,文艺队或表演队平时跳跳广场舞,有时还会参与村里的扶贫宣传工作。
近年来,随着幸福乡村的建设,许多村子环境变美了,产业有支撑了,精神面貌更好了。在开展“乡村和美”专项活动中,南宁市注重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衔接,增强集体经济薄弱村的“造血”功能,实现从环境美到产业富、形象美,再到人文美和制度美的升级。
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资源开发科科长、市“乡村和美”办副主任张旭介绍,全年计划的80个(其中贫困村6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示范项目正在抓紧施工,预计明年1月全部完成建设。下一步,南宁市将加快培育文明和谐乡村新风尚,推动农村环境面貌与农民精神风貌同步提升。 本报记者郭少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