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巴马特色产业夯实脱贫基础

2018-03-28 14:27:56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本报巴马讯 (记者/韦鹏雁 通讯员/罗荣玉)3月25日,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交乐村农民徐金凤忙着护理龙骨花,这是一家人一年的重要收入。他们家去年收龙骨花6批3000多公斤。徐金凤告诉记者:“龙骨花是本地特产,村里又有加工厂,种出多少都能卖出去。”高山上种核桃、石窝里种龙骨花,石缝中种桑树,既实现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发展,又让大山里的交乐村摘掉了穷帽,逐步走上富裕道路。

  巴马针对农村空心化、发展不景气等突出问题,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带动广大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助农增收,促进乡村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据统计,2017年该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59亿元,同比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61元,同比增长12%。全县适度规模的特色种养产业蓬勃发展,惠及贫困户1.2万户。

  精筛细选,特色产业变优势产业。巴马是世界长寿之乡,特色产业众多,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产业零散,农民种养随意性大,形不成规模。“要实现产业兴旺,必须壮大农业产业规模,增强农业产业经营实力、经济效益。”县委书记王军说。该县结合种养传统、市场效益、产业特色、群众基础等因素,选出油茶、核桃、优质稻、猪、鸡、杂粮杂豆、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7个特色产业,予以重点发展。

  张开五指不如紧握一拳。全县各乡镇兴建种养基地,特色产业基本渗透到村、到户、到人。产业在乡村中兴起,农民通过发展产业致富。据统计,目前全县种植油茶33万亩、优质稻3.66万亩;年出栏生猪45.89万头、肉鸡出笼106.01万羽;种植杂粮杂豆1万亩;2017年乡村旅游、农家旅馆和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48万人次。

  老车走新路,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巴马香猪名声在外,但每到清明、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市场上却“一猪难求”。问题在于过去多以传统散养为主,民间需求自给自足,但市场竞争力颓弱,出现了徒有中国香猪之乡美名,却难获实利的尴尬。近年,这个局面逐步改变,关键是引资建成了巴马原种香猪农牧公司,设计年养殖香猪20万头,其中一部分通过在贫困村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贫困户委托饲养等方式进行。目前已带动14个村的14个合作社建立香猪养殖小区示范基地,引导200多户贫困户发展香猪养殖,既发展了产业,又让贫困村、贫困户获利。

  如何让传统种养产业这台“老车子”提速?巴马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走经营化发展的路子,制定出台《产业发展“以奖代补”实施办法(暂行)》《优质农民专业合作社评选办法(暂行)》等相关惠企惠农政策,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开发、重点发展的思路,积极鼓励和扶持产业龙头企业到全县最艰苦地区去发展产业,建设产业基地,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发展,推动全县特色种养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2017年以来,巴马已成功引进了天津宝迪、南华糖厂等10多家龙头企业,激发了8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热情,创建中草药、香猪、肉牛、肉鸡、火龙果和观光休闲农业等14个产业示范园区。全县已有1000亩以上的有机种植基地4个、500亩以上特色水果园区2个、500亩以上观光休闲农业园区2个、年出栏1万头以上香猪养殖基地2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