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三抓手”促乡村振兴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蒙进煌 通讯员 蓝春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攻克深度贫困。这个重大决策,像春风一样,温暖着忻城县42万人民的心。
“智慧乡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交通扶贫”,扫除经济发展“拦路虎”;“产旅融合”,让农民的日子富起来。
“振兴乡村,简单地说就是让农村兴旺起来,让农民富裕起来。”来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忻城县委书记谢大研说,该县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智慧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构建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
A “智慧乡村”打通销售渠道
“快,跟我到地里收果!今天收购价每公斤7元。”近日,忻城县马泗乡马泗村潘村屯村民冉光恒通知几名果农,一同去收他家的熟果。
抢单,刻不容缓。冉光恒获得的求购信息,来自“智慧乡村”百呼平台。熟能生巧的他,早已知道百呼系统的下单、供货流程。自忻城县打造“智慧乡村”百呼平台以来,他从中尝到了甜头,知道电商带来的便利。
“安装系统之前,每当有供求信息,要挨家挨户打电话通知。有了‘智慧乡村’百呼系统,果农几分钟就收到信息,立即上山摘果。”该平台的负责人邓霄松说,这个系统在党建先锋、精准扶贫、服务惠民、应急通知、党务村务公开等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智慧乡村”是一个类似“滴滴打车”的系统,通过这个平台,村民与商家可以直接联系,省去了中间商。马泗村蓝莓山庄老板欧高龙举例说:“今年百香果市场价一公斤6元左右,而批发商进村收购价只有2元,这中间巨大的利润被批发商赚去了。”
有了这个平台,村民可以自行通过手机在“智慧乡村”上选取商家,发布蔬菜、瓜果信息,与一些网点、超市、饭店建立销售联系,把自家生产的百香果、柑橘、大米、玉米、红薯、黄豆等直接卖出去。
目前,“智慧乡村”百呼系统已在全县130个行政村建立服务点,参与使用的贫困户已有3万多人。2017年,该县电商交易额达到3.83亿元。
B “交通扶贫”助力乡村发展
信息可以无线发送,货物运送却要依靠物流车。忻城县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但交通设施不便、物流不畅,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要振兴乡村,交通不可不“通”。“十三五”以来,忻城县把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搭建融资平台向农发行贷款资金,大力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大会战,把公路修到产业基地、田间地头、群众门口,全力编织一张交通扶贫的大网。
2016年至今,全县已累计完成21条12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行政村通水泥路全覆盖。2017年,该县融资2.24亿元,用于硬化农村屯级道路200多条约605公里,实现了13个预脱贫村165个自然屯通水泥路。群众“出门水泥路,骑车上公路”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该县重点完善交通、物流体系建设。目前,该县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县级物流仓储中心1个,有20多家快递和物流公司,确保快递能到达乡镇。
“搞好交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把农村公路建设与国省干道规划相结合,优先建设断头路、联网路、旅游路、产业路,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还要把农村公路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同步建设农村客运站点,发展物流货运,使农村公路连起每个村庄。”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蓝昭平说。
C “产旅融合”鼓起农民腰包
近日,记者走进忻城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珍珠糯玉米、金银花、百香果、古法红糖等特产琳琅满目。到这里参观、购买、洽谈合作的,不只是客商,还有游客。他们游览了土司古城、薰衣草庄园等景区后,少不了到这里选购特产。
该县政府办副主任兼电商中心主任罗娟媛介绍,全县从事电商的企业有50多家,通过电商销售的特产有40多种,其中通过QS食品质量标准认证的农产品达20种。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山上竹木花、山下蔗桑粮、家中猪牛羊”,这是该县对特色产业的布局和愿景。以“市场主导、政府引领、企业带动、农户参与”为原则,全县采取“新品种新技术+农户”发展桑蚕产业、“苗-种-管-购”发展百香果产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育肥牛产业、“五个一批”发展综合产业等模式,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兴旺、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2017年,全县桑园种植面积达25.3万亩,桑蚕业年收入10.67亿元;百香果种植面积3万多亩,年收入1.2亿元;育肥牛存栏总数7.2万头,年收入3.6亿元,辐射带动1万多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摘帽。
“忻城还涌现出薰衣草庄园、蓝莓生态农庄、大塘三寨沟等一批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新景点、新产业、新业态,农业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县长李朝晖介绍,仅春节黄金周,该县各景点就接待游客2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4%。
如今,忻城山清水秀,道路连通,产业兴旺,土货热销,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已初现雏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