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广西深入实施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战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成倍增长,增速全面领跑全区。新通过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行动计划》提出,着力建设开放北部湾、质效北部湾、畅通北部湾、同城北部湾、智慧北部湾、蓝色北部湾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行动计划,着力建设开放北部湾、质效北部湾、畅通北部湾、同城北部湾、智慧北部湾、蓝色北部湾,率先基本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和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以及与“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核心区,更好地发挥北部湾经济区龙头作用,带动全区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及竞争。
设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广西开放发展、推动区域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带来重大历史性机遇。10年来,广西抓住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战略,开放开发风生水起、千帆竞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成倍增长,增速全面领跑全区,占全区比重不断提高,创造了超常规发展的成功范例。
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四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沿海港口吞吐量,与2008年相比分别增长约2.4倍、3倍、3.4倍和1.7倍。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北部湾速度”,成为超常规发展的成功范例。
“核”的作用初步显现。从总体来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领跑广西,总量成倍增长,占全区比重不断提高。初步估算,2017年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等4个核心城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05亿元左右,约占全区36.5%,10年间年均增速约11.7%,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约2.4倍。
“产”的支撑更为突出。北部湾经济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粮油食品等为主的现代临海工业体系,培育打造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包括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南宁高新区等。2017年,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完成产值预计达到7800亿元。
“通”的网络日益完备。北部湾经济区出海出省出边大通道加速构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900公里,占全区近40%;高铁实现了公交化运行,连接北部湾经济区四市、通往粤湘黔滇的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北部湾经济区连接多区域大通道基本建成,形成了北部湾经济区“1小时经济圈”、区内主要城市“2小时经济圈”;南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近1400万人次,开通100多条国内外航线。该经济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
“港”的龙头更加高扬。目前,北部湾港建成生产性泊位263个,最大靠泊能力为20万吨,设计年吞吐能力近2.5亿吨,北部湾港至香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实现“天天班”,“北部湾港—新加坡/印度/中东”远洋航线正式开通,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2017年北部湾港口货物吞吐量增至2.1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保持高速增长。
“群”的合力有效发挥。城市新区快速发展,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以核心城市为中枢,多中心、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加快形成,城镇化率超过5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走在全国前列,户籍、社会保障、通信、金融、交通等方面同城化,促进了北部湾经济区内城际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百姓享受到了更多便利和实惠。
“合”的效应更加凸显。以面向东盟为重点,成功举办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举办9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形成了“南宁渠道”,成为我国与东盟间最重要的区域合作机制。
“新”的活力不断释放。北部湾经济区探索创造了一批重要经验,一些改革走在全国前列,首创全国跨行政区管理新体制,打破行政分割和利益藩篱,成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确立为统筹协调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及参与东盟开放合作事务的行政机构,统筹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港口铁路发展和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等,在全国创造了跨行政区域统筹协调的新模式等。
“美”的品牌逐步打响。大力推进现代蓝色港湾建设,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骁骏 童 政)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