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梧州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观察

2019-07-01 09:21:17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本报记者 潘 登  通讯员 杨 涛 杨远航

  每个季度,梧州市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就图都会乘坐高铁,往返广东和梧州数次。

  自南广高铁开通以来,梧州迅速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作为梧州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内港资企业,鸿图公司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9%。鸿图公司在梧州的发展历程,折射出梧州与珠三角城市互联互通能力的增强,体现了梧州市利用自身优势,抢抓珠西经济带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有利时机。

  如今,在梧州引进的外来投资项目中,有60%以上来自粤港澳地区;每天往来粤港澳大湾区方向的高铁多达70对,繁忙时,通过水上穿梭巴士一天可发货到广州10多船……一系列数据和成绩,生动反映了梧州海纳百川的胸襟、力争上游的干劲。

  率先起步,抢做“东融”先行者

  走进全国唯一的横跨东西部省际流域合作试验区——梧州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一条条道路纵横连通,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一杆杆智能路灯十分耀眼。

  “这些路灯都是我们公司自主生产,可通过光能和风能的互补实现绿色照明效果。”梧州丰冠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小飞介绍,该公司去年底实现投产,今年一季度已达到自治区工业企业上规标准,1-5月产值3900万元,力争今年完成产值2亿元。

  这是梧州市积极融入大湾区引进企业的成功案例。作为两广“联姻”的结晶,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已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平台。

  目前已有383家企业入驻试验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家,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优质企业近百家,不乏比亚迪、中兴等企业。

  梧州三江汇流,是西部地区最靠近珠三角地区的城市,近年来构建的公、铁、水、空现代立体交通新格局,加快了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城市之间的互通融合,使之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先天优势。

  去年6月,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梧州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定位,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东融”,全面对接大湾区、深度融入珠三角、提升珠西经济带、建好广西“东大门”。这为梧州的发展指明了更具体的方向。

  按照自治区部署的“东融”战略,去年7月开始,该市先后出台《中共梧州市委员会关于毫不动摇实施“东融”战略的决定》、《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建好广西东大门(梧州)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方案,提出要抢占先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升级,大力吸引人才、资本、技术和产业,使梧州成为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地区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绿色有机食品供应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努力把梧州打造成为广西“东融”的枢纽门户城市。

  产业为基,打造“东融”桥头堡

  作为广西的东大门,梧州既是西部地区接受东部地区经济辐射的前沿阵地,也是珠三角地区资金、技术、产业向西部转移、打开大西南及东盟市场的重要通道节点。

  近年来,梧州抢抓机遇,致力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与粤港澳地区形成更紧密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

  2011年以来,梧州市先后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佛山、肇庆等城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搭建市长联席会议平台,共商粤桂合作项目和事项,并连续成功举办了11届西江经济发展论坛。截至2018年,共商定“广佛肇梧一体化”建设重点合作项目和事项220项,总投资2000多亿元。

  得益于面向大湾区全面开放的区域协作,梧州目前已经聚焦“三大三新”和金融产业7个重点领域,构筑了数字经济、新能源、大健康、金融、新制造和轻工产品、新材料、大物流、医药食品、林产林化、陶瓷钛白、宝石等十二大产业体系。

  产业为基,梧州形成企业集聚的“强磁场”。去年该市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7个,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500强企业投资项目8个,恒大集团、美的集团、蒙娜丽莎集团等龙头企业陆续入驻。

  “六融”并进,当好“东融”排头兵

  解放思想,强化东融。在梧州,“东融”的实践正不断推进。

  今年4月和5月,梧州市委书记全桂寿、市长李杰云两次带队赴广东省佛山、湛江、中山、广州等十市学习考察,对标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为打造“亲商、富商、安商、乐商”的浓厚氛围,梧州深化“放管服”改革,2018年,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群众满意率99.9%;办理提速率97.4%居全区14个设区市之首。

  招才引智,深化东融。通过变“单一引才”为“全面引智”,吸引了大批人才来梧州干事创业,近一年来,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引进人才超过300人;建成各类人才培育及合作开发平台13个,与10余个智力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落地各类人才项目20余个;在广东建立干部培训、干部挂职、干部选调等“基地”。今年全市外出培训的班次计划60%放在广东举办,计划开办79个主体、重点培训班次共3600多人次。

  招商引资,全面东融。去年以来,梧州市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由市主要领导挂帅,每月至少带队外出招商一次,全市13个招商主体均开展驻点招商和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工作。眼下,走进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区等,“东融”产业承接载体建设正不断加速,已经成为吸引“凤凰”落户的“金窝窝”。

  不久前,《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19-2021年)》正式出台,梧州又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腾飞机遇。

  下一步,梧州将认真学习借鉴珠三角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重点在“六融”方面发力:一是“理念融”,加快实现先进思想观念对接、先进管理模式对接、高效工作机制对接;二是“交通融”,以粤桂交通互联互通为重点,全面构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网络;三是“产业融”,加快各类平台和承接载体建设,主动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协作;四是“生态融”,加强与大湾区西江流域城市的生态合作;五是“人才融”,在重点城市设立跨省人才引进工作站,培养和发掘、引进优质人才;六是“治理融”,全面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务实合作,在产业、环境、资源、社会事务等多方面建立合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