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壮文发展结硕果 八桂大地书写壮语文新篇章

2017-11-29 11:24:14 | 来源:广西新闻网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周珂 通讯员 韦秀观 郑飞秋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又出台扶贫等一系列政策,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近日,在崇左市宁明县峙浪乡派台村,自治区民语委驻村干部、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唐龙进屯入户,用壮语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赢得了群众阵阵掌声。

  为让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贯彻到各族群众,自治区民语委组织少数民族干部用民族语言讲解,用壮文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到村村寨寨,提振各族干部群众精气神,凝心聚力,全力推进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工作。

  “用壮话讲解,我们听得进、听得清、也听得懂……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只要肯吃苦动脑筋,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派台村村民听了宣讲后说。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广西是壮族世居人口最多的省区,也是壮语文事业发展的主要民族省区。

  1957年11月29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正式批准和颁布《壮文方案》,壮族人民从此结束了只有语言,没有统一、合法文字的历史。随着《壮文方案》的颁布实施,全区干部群众学习使用壮语文蔚然成风。60年来,无数心系壮语文事业发展的人们牢记使命,勠力同心,推动广西壮语文事业逐步走上了一条壮汉双语和谐发展之路。

  自治区民语委作为民族语文专业工作机构,近年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语言亲和力强、通俗易懂的优势,在每年的“壮族三月三”节庆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中,通过悬挂民族文字宣传横额标语、发放党和国家民族语文政策法规宣传资料、播放民族语广播电视电影、举办民族语才艺比赛、开展壮语山歌展演等形式,开展具有民族语言特色的活动,多渠道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让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民族语文政策法规深入人心。

  使用壮语文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只是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侧面。为推动壮语文社会应用扩面提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自治区民语委、教育厅、民宗委、新闻出版广电局等部门,立足民族文化传承,积极推广壮语文应用,营造我区多语和谐、民族团结的文化生活氛围。2014年以来,每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在自治区层面部署开展重大活动,全区各地各部门围绕民族文化主题,打造“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品牌,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群众性的特色活动。今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期间,全区各地公共场所、活动现场宣传横幅、标语、背景板、宣传手册等均大量使用了壮汉两种文字,相关户外大型LED显示屏、出租车车顶LED显示屏滚动播出壮汉两种文字民族团结宣传标语。广西电视台除了在直播活动中注重使用壮汉两种文字,在每天的广西新闻节目中还对每一条新闻标题标上壮汉两种文字,通过卫星将一帧帧壮汉两种文字的画面向观众播送。各地各部门在举办的“桂风壮韵”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新民歌系列文化活动,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市县(区)、乡镇举办的歌圩(歌坡)等民俗文化活动中,都尽量采用了当地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言土语等“乡音”表演形式;主持人主持活动、领导嘉宾致辞等也广泛使用了普通话和壮语等当地民族语言,受到了群众热烈欢迎。

  党的十八大以来,壮语文社会应用等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少数民族语文立法工作步伐加快,《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并提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在全国首次探索开展少数民族语文标准化考试——壮语文水平考试,并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从2016年起逐步常态化开展。壮语文翻译、出版、古籍整理等领域成果丰硕,出版壮文类教材、词典、图书近300种。壮语广播影视译播工作成效凸显,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等多个媒体平台增加壮语节目,全区开办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栏目的市、县(自治县)达到30个,开播语种包括壮、侗、苗、瑶、仫佬、毛南等6种。壮语文教育教学体系逐步构建,涵盖每个教育阶段,目前全区实施壮汉双语教育教学的县(市、区)达36个,壮汉双语小学224所,双语初中32所,共有在校生11万多人,有5所普通高中开设了壮汉语文选修课。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向世人展示了壮语文事业的辉煌成就,为全区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