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排中,艺术家与观众互动。(受访者供图)

交响乐演出走进机场。(受访者供图)
过去,当说起交响乐,人们总会与“阳春白雪”一词联系起来。这个和歌剧、芭蕾一样的艺术舶来品,多少显得有些小众。近几年,交响乐演出在南宁逐渐多起来,有时候,你甚至能在街头巷尾“偶遇”一场令人陶醉的音乐会。交响乐,正以更接地气的形式,融入这座城市,走进大众的生活。曾经的“王谢堂前燕”,如今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
1 多彩 开启美妙音乐旅程
10月16日,市民张女士习惯性地用手机查询演出资讯,发现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将有5场演出在广西音乐厅举行。无论是《爱的礼赞》青春合唱夜,还是“我们的歌·恋爱季”OST视听音乐会,抑或“旋律的魔法·用心聆听久石让的声音世界”,这些演出都有着交响乐团的参与,足以让张女士这样的乐迷一饱耳福。
“在南宁,除了新年音乐会,节假日里都会有不同乐团的交响乐演出,再加上一些小型的室内音乐会,我每年都会听上十来场交响音乐会。”在张女士的描述中,听交响音乐会不仅是一种欣赏艺术的形式,更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休闲活动。
盘点南宁今年以来的演出,你会发现,丰富多彩的交响乐演出确实丰富了本土乐迷们的业余生活。以正在进行中的广西交响乐团2025年音乐季为例,从今年1月开始,音乐季持续为观众献上了“交响音乐会”“室内音乐会”两个系列主题音乐会共39场演出。其中,15场交响音乐会又分为“走进大师系列”和“节日交响系列”两大板块。这些演出,邀请到汤沐海、卞祖善等国内外资深指挥家及全国优秀青年指挥人才加入,展现出很高的专业水准。另一组演出数据显示,去年仅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上演的交响音乐会,场次就达到31场,平均每个月都会有两三场演出。
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意大利圣雷莫交响乐团、葡萄牙大西洋海岸交响乐团、匈牙利吉普赛交响乐团、德国新柏林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随着本土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来自国内乃至世界的知名交响乐团,陆续登上了广西的舞台,为大家献上精彩演奏。
当《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轻轻奏响,你会感受到维也纳的乡土风情扑面而来,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正欢快地起舞;由华丽、流畅的圆舞曲和欢快的波尔卡舞曲组成的《蝙蝠》序曲,轻盈舒缓,欢快热烈,瞬间调动人们的热情。持续性、高水准的交响乐演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音乐厅,用心去感受旋律间的起伏和音符里的情绪,聆听那些伟大的音乐家从心底发出的美妙声音和真切情感,尽情去享受一段美妙的音乐旅程。
2 导赏 “阳春白雪”不再和者甚寡
虽说本土交响乐迷的群体在不断扩大,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交响乐晦涩难懂、高高在上,不知如何欣赏。这样的担忧在广西交响乐团副团长、常任指挥吴纯看来,并不是一个难题。
“诚然,作为一种艺术门类,交响乐必然有其技术和创作上的门槛。相较于流行音乐,没有歌词似乎给人们理解交响乐造成一些难度,但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比其他任何一种语言更能穿透人心。”吴纯认为,欣赏交响乐不是在做数学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观众只需要放松心情,用耳朵和心去感受就对了。看着指挥家挥动指挥棒,观察乐手之间的默契配合,感受旋律的起承转合,高潮时心跳加速,低音时沉浸思考,说不定在某个瞬间,你就能突然领悟到交响乐的独特魅力。
按照国际惯例,一场交响乐的演出,演奏者在台上是不会说话的。但是,为了能引导本土观众理解和欣赏交响乐,这些年来,吴纯在本土演出的音乐会上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在每一首曲目演奏之前,为大家讲解与这首曲目相关的一些知识。“这得益于我的恩师,新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瑛,是她开创了这样的模式。”他说。
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的郑小瑛,被业内誉为艺术造诣深厚的“指挥之母”,她执棒的音乐会有着自己的特色:在演出前都会对演奏的乐曲进行深入浅出解说,包括曲目作者的个人特色、音乐特点,甚至是创作小故事等。几年前,她曾经来到南宁演出,在接受采访时也提起了自己这一独特的演出模式。
“20世纪70年代末,中央歌剧院复排歌剧《茶花女》,当时剧场里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我在指挥序曲时,甚至都无法下棍。”郑小瑛回忆说,也许是大家对这样的艺术形式还很陌生,抑或对剧情不大了解,在观演时难免不够专注,这不仅影响到艺术家的表演,更影响到观众的观演体验。所以从那时起,她就开始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让观众更加接受、亲近并喜欢交响乐这样的艺术形式。
“我在音乐会上的做法,只是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大家补一点音乐课而已。”在郑小瑛看来,交响乐这类高雅艺术的普及需要一个过程,而她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我追求的是与听众一起在美好的音乐世界里进行心灵‘荡漾’。”
如今,吴纯也在广西继续着恩师的导赏模式,只为了“阳春白雪”不再和者甚寡。
3 创新 走出去的交响乐
怎样拉近交响乐与大众的情感,让其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文化消费的一部分,也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如果人们不能走进音乐厅去欣赏交响乐,那就让交响乐主动走出去,来到观众的身边。本土的交响乐演出,开始做出了这样的尝试。
2023年,一场跨年交响音乐会在南宁地铁1号线广西大学站内倾情开演。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交响序曲《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国民乐《茉莉花》以及交响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等脍炙人口的中西经典旋律在地铁站内响起,给乘客带来了惊喜,反响热烈。
今年年初,一曲动听的《蓝色多瑙河》又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2航站楼响起。随后,《匈牙利5号》《闲聊波尔卡》《一步之遥》《茉莉花》《第二圆舞曲》等经典曲目相继奏响,美妙的音符久久回荡在航站楼里,吸引旅客驻足观看和聆听。
说起这一幕,姚先生至今印象深刻。当时他正带着家人在候机,准备回老家武汉过年,身边突然响起的交响乐旋律让他感慨万分。“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接触过一些交响乐,还是挺喜欢的,但是工作之后因为忙碌就没时间去欣赏了。没想到有一天却和它在机场里相遇,突然就有些恍惚,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年少无忧的校园时光。”
除了地铁站、机场,交响音乐会还出现在南宁的商场里、电影院里,甚至街头巷尾。进校园、进博物馆、进社区等演出活动,更数不胜数。交响乐这门艺术之特别在于作曲家写出乐曲,其实只完成作品的一半,至于另一半,必须靠演出来实现。作曲家、作品、演出者、听众是艺术音乐不可或缺的要素。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期一会,无法复刻再现的存在。演出场所的不确定性和演奏的即时性,则让聆听现场更显珍贵和特别。
4 成长 欣赏水平日益提升
为了能让人们更进一步接触和了解交响乐,还有剧场对外开放交响乐团的彩排现场,让观众得以零距离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并在这种模式中加深对交响乐的理解。
不久前,意大利坎帕尼亚国际交响乐团来到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演出。演出前,一场精彩的彩排观摩活动免费向观众开放。彩排现场,身着便装的演奏家们走上舞台,先后排练了《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奥芬巴赫的《霍夫曼的故事》,以及机械娃娃咏叹调《林中小鸟》。报名参与活动的南宁观众坐在台下,清楚地看到了这一乐团乐器摆放、曲目排练的全过程,甚至连指挥与首席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听得一清二楚。
在此之前,皮特什蒂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也都曾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公开过彩排观摩活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工作人员陈慧婷记得,有不少观众为了参加这些彩排观摩活动,专程从外地赶来,拖着行李箱就走进了音乐厅。“艺术家们是如何理解把握作品的?如何打磨每个音符?各声部之间又是如何磨合的?这一个个问题都令观众充满好奇与新鲜感,大家看得投入,还得到了和艺术家们沟通交流的机会。每次观摩活动结束后,我都看到大家脸上带着尽兴的神情,相信他们都在彩排现场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种种努力之下,吴纯也欣喜地看到了观众的变化,“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观众懂得如何去鼓掌了!”原来,在欣赏交响乐时,鼓掌也是一门“技术活”。
演出中,不合时宜出现的掌声,不但会破坏作品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还很容易打断演奏者的表演情绪以及脑海中的谱面记忆,影响演奏者对乐章的遐想和情绪,甚至可能影响发挥。经过多年的演出培育,本土观众在欣赏交响乐时,已经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如乐曲演奏结束指挥家转身面向观众鞠躬示意时,才报以热烈的掌声。
对于交响乐,广西观众的欣赏礼仪在不断完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升,相应的是,越来越多高水平的交响乐团和优秀的演奏艺术家,也走进广西。最近,2026年的广西交响音乐季正在筹划当中。记者了解到,新一年的音乐季中,来自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的顶尖艺术家们也将来到南宁,为大家奉上精彩的演出。同时,音乐季还将面向市民和音乐爱好者,举办多场大师课及普及讲座,推出多场不同风格、内容的交响音乐会。作为高雅艺术的交响乐,已经切切实实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刘 豫)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