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AI放到眼镜里面,让AI和AR结合起来帮人类做很多的事情,这是过去我们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情。我现在戴的这款眼镜,它能够拍照、录像、听音乐、导航、支付、问答、翻译,今天手机上所有的功能,未来眼镜上都可以实现。”近日,在第7届10+3青年科学家论坛上,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Rokid)联合创始人向文杰携公司研发的“AI+AR”眼镜亮相,分享研究成果和创新经验。
向文杰在第7届10+3青年科学家论坛上发表演讲 供图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据介绍,Rokid作为行业的探索者、领跑者,目前致力于AR眼镜等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及以YodaOS-XR操作系统为载体的生态构建。公司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光学显示、芯片平台、硬件设计等多领域研究,将前沿的Al和AR技术与行业应用相结合,为不同垂直领域的客户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其Al、AR产品已在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
向文杰表示,在AI与AR的结合中,未来的智能眼镜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终端形态,“我们的AR眼镜结合AI,它的未来远远不仅于提词和翻译,它应该在所有的领域里面,包括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都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无阻。”
向文杰接受媒体采访 摄影 高风
简单来看,AI成了AR眼镜的“大脑”。首先,是更自然的交互方式,有了AI的加持,AR眼镜实现了语音、手势、眼动追踪等无缝交互,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完成导航、翻译等操作;其次,是AI为AR眼镜带来了更新更广的应用场景和内容生态,让AR眼镜脱离了单一的消费场景,真正走入千行百业。
“交流是AI最擅长、最适合的场景。对很多东西的理解,其实AI比人更擅长,尤其在跨国交流的时候,AI可以给我们一些包括语言、知识、本地文化方面的一些支持和帮助。”向文杰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可以通过AI眼镜实现无障碍沟通,如开展跨国的医疗培训和救助等。
能“看见”声音的AR字幕眼镜,让视障人群可以更安全地走在路上,听障群体能与他人交流心声……日常生活中,智能眼镜让残障人群的生活更便利。
“我们有一位用户是听障人士,他戴上助听器也听不清楚,当我讲话的声音在他眼前用文字呈现的时候,他非常兴奋,‘哦,原来可以这样子,我完全没有想像到。’我说‘我们也没想到,AI和AR结合起来可以做到这件事情。’可能这就是新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价值。”向文杰表示,未来智能眼镜将不再是冰冷的工具,有望成为人类感知世界的“第六感官”。
“面向东盟国家,大家都有各自特色的产业链,这些产业链也需要科技来赋能,我们的产品AI和AR技术在这些产业链里面,可以跟当地的科研工作者、学校、企业来进行相关合作,大家结合起来有助于新技术在产业中更好落地。比如AI和AR赋能旅游业、农业、制造业等,像AR眼镜在国内的博物馆已经非常普及了,但是在一些东盟国家里才刚兴起,我们正在跟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博物馆和文旅部门合作,以后我们的智能眼镜会经常出现在这些国家的知名景点里面。”向文杰表示,东盟市场多元且充满活力,相信未来企业和东盟国家能有更好、更大的业务发展和合作的机会。(文 傅珊珊)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