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米、造型简约的地面式全向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狭窄的地下管廊灵活移动,头顶的双摄像头警惕地扫描着周围的环境;长得方头方脑的轨道式巡检机器人,闪烁着红、绿、蓝三色指示灯,正循着管廊顶部的轨道丝滑前行高效作业……近日,记者在南宁城投集团所属南宁城市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的三塘管廊监控中心地下综合管廊内看到,两台新型智能巡检机器人正默契配合,执行“天地协同巡检”的巡查工作。它们上岗3个月来,为城市基础设施运维注入了新动力,我区智能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治理又添新妙招。
技术升级:
从“行走的摄像头”到智能巡检卫士
南宁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生命线”,集成了电力、污水、燃气、通信等多种管线。以往,人工巡检不仅效率低,单人单次巡检只能走两三公里,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地下空间环境比较恶劣,又闷又热。如今,新一代巡检机器人闪亮登场,成为地下管廊的忠实守护者。
“四年前的初代产品只能简单录制视频,现在的新一代机器人已进化为集环境感知、自动巡检、智能报警于一体的多面手。”南宁城市运营集团管廊维护分公司副经理麦静兵介绍。
据了解,这款由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时空信息技术研究所和南宁城市运营集团联合研发的新型巡检机器人功能强大,搭载了先进的AI识别系统,它的“火眼金睛”能精准识别管廊内的管线变形、渗漏水、主体裂缝等病害,还能精准监测最高、最低温度,对人员入侵、鼠蛇等危险情况及时预警。
机器人采用双模式运行机制,在自动模式下可按预设路径24小时不间断巡检,电量不足时会自主返回充电,还能生成数据和报警报表,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问题。人工模式则支持远程操控,如同遥控车般灵活应对复杂场景。
“200米范围内的管廊巡检,过去需要两名工作人员全天值守,现在一台机器人就能轻松完成,且数据实时上传形成报表,大幅提升了运维效率。”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时空信息技术研究所北斗导航技术中心技术总监李有明说道。
场景适配:
破解城市运维痛点难点
在地下管廊项目中,巡检机器人曾面临路面不平导致的晃动问题,就像人在崎岖山路上行走难以保持平衡,研发团队通过调整轨道半径与传感器参数,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不同场景需要定制化解决方案,比如地下管廊的弯道设计、门控联动,都要经过反复调试。”李有明表示,机器人在室内环境测试时表现稳定,但进入地下复杂空间后,需应对湿度变化、信号干扰等多重挑战,这些“拦路虎”都倒逼技术不断升级。
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能耐有多大?在近期南宁市遭遇强降雨期间,机器人第一时间发现管廊渗漏点并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得以迅速处置,避免了设备受损。在动火作业监控中,机器人可24小时值守焊接现场,记录操作过程并及时预警安全隐患,解决了人工盯守效率低、响应慢的问题。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应用正悄悄改变着传统的运维模式,成为城市运维新的生力军。
推广路径:
三维巡检模式从试点示范到全区复制
作为广西城市基础设施运维领域创新改革的前沿阵地,南宁已建成5个管廊监控中心,形成覆盖不同片区的智能巡检网络,如同一张张铺开的监测大网。地下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民生保障。麦静兵指出,通过“科技+人工”的协同体系,南宁正构建地上无人机巡检、地面车辆巡查、地下机器人值守的三维巡检模式,它们分工协作,共同守护着城市的安全。
目前,这款新型智能巡检机器人已具备向全区推广的条件。研发团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不同城市的管廊结构、功能需求增减传感器组件,适配当地需求。“我们计划先在重点城市试点,再逐步向县域延伸。”麦静兵透露,长期来看,机器人运维模式能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按10公里管廊计算,年均可节省运维支出超30万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广西正以地下管廊智能巡检为起点,逐步将该技术拓展至道路、绿化、路灯等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这场发生在地下空间的技术革命,不仅守护着城市的“血脉”,更勾勒出数字广西建设的清晰路径。(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林 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