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南宁市召开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报了2024年南宁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以下简称产改工作)情况。据悉,2024年南宁市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产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产业工人是推动制造强国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过去一年,南宁市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广泛深入开展“邕有技能、产业振兴”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并在全国、全区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充分展现了南宁产业工人的精湛技艺,实现以赛促训、以赛选才、以赛促产。
为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活力,南宁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涌现了一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2024年,南宁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4357项,其中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341项。健全完善建功立业平台,全市新增6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家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新挂牌成立3家南宁“工匠学校”。
2024年,南宁市持续完善技能培育机制,着力培养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全市新增技能人才38551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18514人次。推动高技能人才奖励政策兑现,2024年发放南宁市各类高技能人才补贴、奖励、岗位津贴427人次262.72万元。
平凡岗位铸就榜样力量。2024年,南宁市获评全国“五一”奖章、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共47人,其中产业工人21人,占比44.68%;全市获评“广西工匠”3人、选树“南宁工匠”20人。与此同时,南宁市深入挖掘、宣传产业工人队伍中的创新能手、技术尖子,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让崇尚劳模、尊重劳动、尊崇工匠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南宁晚报记者陈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