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广西“五一”文旅预订增速持续上涨 音乐“流量”变城市“留量”
2025-04-30 12:48:57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刘洋责编:刘洋

  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4月25—27日,周杰伦2025“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南宁站激情开唱,数万歌迷涌入南宁,叠加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五一”前夕,“音乐节应援妆”搜索量上涨179%,广西南宁“明星演唱会门票”搜索量同比上涨310%,明星现场会举办场地广西体育中心附近酒店、附近美食搜索量上涨均超过500%,广西“五一”文旅预订增速持续上涨。

  音乐“流量”变城市“留量”,激发消费新动能。

  “演唱会+”消费效应凸显

  座无虚席的演唱会,一头连着心潮澎湃的观众,一头连着文旅市场消费的活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歌迷除了准备海报、横幅等“应援物”之外,还会选择化上一个专属的“应援妆”再去看演唱会,由此带热“应援妆”经济。化妆师廖女士告诉记者:“周杰伦演唱会3天,我们化了近500个妆造,由于人手不够,很多单都没有接。”

  演唱会带来多元的消费场景。南宁市以周杰伦演唱会为核心,整合景区、商圈、体育、交通等资源,通过“宠粉”政策、定制旅游线路、夜间经济等创新模式,实现消费扩容提质。

  在演唱会场外,推出超2600平方米的漂流夜市,“邕有好味”市集、“应援集合”专区、“老友南宁音乐现场”持续开放,吸引成千上万的歌迷到场沉浸式体验。

  演唱会结束后,数万歌迷并未散去,而是涌向南宁各大夜市,将音乐的热情延续到深夜的美食江湖。建政路、埌西、平西等夜市人潮汹涌,烧烤等摊前排起长龙。

  “看完演唱会,许多歌迷游客会来逛夜市,凌晨两三点还有顾客来排队消费。”在埌西夜市经营牛杂摊的覃先生说,这几天,外地游客数量明显增多,夜市人气也越来越旺。

  埌西的一家便捷酒店工作人员梁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店里的客房早在演唱会前就被订满了,一些客人甚至预订到了‘五一’,可以说‘五一’假期基本也是满房状态。”

  作为“行走的GDP”,业界常常用“1∶4.8”形容演唱会经济对城市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消费增长的强大带动力,即门票花费1元,即可带来同期周边消费4.8元。

  “演出市场的火热也为城市夜经济注入活力,带动夜购、夜食、夜演等业态链同步发展,文旅体商叠加效应加快释放。”南宁市文旅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周杰伦演唱会在南宁开唱,2025年“老友南宁音乐季”活动正式启动,计划引进40场演唱会,推动“演唱会+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激发文旅体商消费潜力。

  “五一”文旅预订增速上涨

  近年来,“为一场演唱会赴一座城”正成为年轻人的旅行新潮流,“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成为新常态。

  今年以来,广西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大力推行“跟着演出游广西”,支持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鼓励打造沉浸式演艺新产品、新空间,举办“广西有戏”演出季,引进国内外市场反响好的优秀剧目和演出,推出“演出+旅游”优惠套餐,激活文旅消费潜力。

  特别是周杰伦演唱会与“五一”假期相连,广西各地精心准备了定制精品旅游线路,同时推出酒店住宿、热门商家、旅游景点等优惠举措,吸引歌迷、游客留在广西过“五一”。

  例如,3月31日至6月30日,广西陆续发放住宿8折消费券,每笔订单最高优惠200元,让歌迷、游客住得更舒心。南宁市在“五一”假期期间推出67项文旅体商主题活动及优惠措施,丰富歌迷游客在邕体验。

  “演唱会结束后,我还打算去崇左和北海玩,品尝广西的特色美食,好好体验一下广西的风土人情。”从武汉来南宁看演唱会的歌迷夭夭说。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深圳、广州、北京、佛山、东莞等异地游客“五一”前夕喜欢搜索南宁旅游。南宁“五一”高星酒店预订增速已超60%,广西“五一”文旅预订增速已超30%。

  华住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五一”假期整体酒店预订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其中,广西柳州呈现超高的预订热度,预订率达73%。

  作为我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份,广西还吸引歌迷、游客探索“国门游”“口岸游”。美团旅行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旬以来,“广西东兴口岸附近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255%,“东兴口岸附近美食”搜索量上涨171%。(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梁盘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