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公众登录广西生态环境厅官方网站等网络媒体,便可查阅北海银滩海域等10多片广西近岸海域水质的实时监测数据等情况。
近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2024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颁奖典礼上,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广西海洋站”)牵头申报的“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成套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成果在全国优秀技术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据了解,自2008年起,广西海洋站率先在全国建设并运行了由16套浮标组成的广西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在国家和广西科技项目等支持下,历经十多年的技术攻关,项目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自主研发了高度集约的海上浮标等一批海洋自动监测仪器。同时,项目团队还起草了相关标准体系,开发了数智化应用平台,构建了“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及成套设备—运行维护及其质控体系—数智化应用”于一体的全流程链条成套技术,推动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从传统手工监测往自动化监测的转型。
“基于广西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控预警系统,我们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水质预报模型,首次实现海水水质未来7天自动预报。”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一成果不仅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了及时掌握北部湾海域水质动态和未来变化趋势的技术支撑,还有效防范了海洋生态环境风险,助力海洋污染防治。
如今,广西海洋站正通过一系列智能化功能模块,助力美丽广西建设和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余锋 通讯员岑国林、庞敏倩)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