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北综合加工产业园一落地加工企业车间内,工人正在整理切片后的鲜芒果。
在龙州边境经济合作区产业园一落地加工企业车间,工人在分拣腰果。
4月23日,当清晨的阳光升起,在龙州水口口岸,满载越南腰果、芒果的货车有序排队,快速通关入境。与往日“过境即走”不同,如今这些原料正快速转运至龙州县各产业园区,经过精深加工变身“龙州制造”销往全国,将“过路财”转化为“落地金”。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龙州县落地加工产值突破2.03亿元,同比猛增500%,创造沿边产业发展新速度。
1 “一区四园”构建产业集群
在中越两国全方位开放合作持续走深、不断拓宽的时代浪潮下,龙州凭借其独特的沿边区位优势,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契机,各类资源要素在此汇聚、交融,发展落地加工产业,水到渠成。
4月24日,在龙州边境经济合作区水口园区,禧实食品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4条全自动生产线正将越南腰果加工成休闲食品。经过色选、烘烤、调味等多道工序,每粒腰果都裹上特制酱料,被封装成品牌零食。
“我们单日可消化30吨原料,产品直供上海、山东等地。”该公司总经理翁利萍指着正在调试的新产线说,“新增的坚果混合生产线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1.5亿元。”
位于数公里外的龙北综合加工产业园,恒享吃食品的无菌车间正飘散着芒果甜香。工人们将越南青芒削皮去核,果肉经过热漂、糖渍、真空冻干等工艺,变成保留90%营养的即食果干。“每2.5吨鲜果产出1吨成品,附加值大幅提升。”生产主管黄芬介绍,企业采用“边民合作社直供+定向采购”模式,既保障原料稳定,又让边民每吨增收数百元。
立足“边”的优势,龙州的产业布局念好“精”字诀。该县将原有分散的园区整合为“一区四园”,即龙州边境经济合作区、龙北综合加工产业园、新旺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态铝循环产业园、水口边贸扶贫产业园。龙北综合加工产业园聚焦坚果、水果精深加工,打造休闲食品产业集群;新旺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铜制品、铝型材等金属冶炼深加工;生态铝循环产业园,建“铝土矿—氧化铝—铝材”全产业链;水口边贸扶贫产业园建设东盟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中心。
“这样的布局发展避免了同质化竞争,有助于将龙州边境经济合作区打造成为100亿级产业园区。”龙州县委常委、副县长何金宝指着沙盘解释,四大园区通过专用物流通道串联,形成“原料进口—初加工—精深加工—成品出口”的闭环。目前园区入驻落地加工企业16家,其中投产11家,规模以上企业7家,涵盖坚果、果干、凉粉草、木薯干片等多个品类产品。
“企业从边民手里收购原材料,在当地加工,将税收、产值都留在当地,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边民增收。”何金宝表示。
2 通关改革释放叠加效应
4月24日,在水口口岸报关大厅,海关关员正在审核当天的报关单。近年来,水口海关深入开展“如我通关”实践活动,严格落实通关业务立即办、优质办、高效办,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等,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今年一季度,水口口岸通关报关单数同比增加55.1%,进出口货量同比增加55.5%。
这种效率跃升源于多重改革叠加效应。
——口岸扩能升级:2024年水口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新增4条智能查验通道,年通关能力提升至500万吨;
——智慧监管创新:推行“互联网+互市”模式,边民通过“边互通”App即可完成组队申报、线上结算;
——通关时间再造: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对落地加工原料实行“优先查验、即到即检”。
改革红利直接转化为企业效益。恒享吃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勇算过细账:“现在原料从越南工厂到龙州车间只需76小时,物流成本每吨降低70元,仅这项全年可节省20万元。”
发展落地加工,原材料是基础。龙州县制定出台《龙州县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管理制度(试行)》,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集体经济+企业”发展模式,推广应用广西边民互市贸易“一平台三市场”交易系统,推动边民互市贸易规范化、健康化发展。
去年12月4日,龙州县完成互市贸易“一平台三市场”首单交易,164名边民通过该交易系统,成功完成货值131.2万元的整柜腰果互市进口流向落地加工线上交易业务,有效解决落地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难”问题。
3 产城融合绘就富民图景
傍晚时分,水口镇罗回村村民梁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离公司不远的家。这位曾经的广东“打工仔”,如今担任禧实食品公司的厂长。
“在家门口就业,月收入数千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梁杰笑着说。
这样的蜕变故事在龙州不断上演。龙州落地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既促进了口岸经济的持续增长,又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边境群众的收入水平。据统计,目前,全县落地加工企业可为边民提供就业岗位2300多个,很多边民像梁杰一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今年以来,龙州县成立边贸落地加工服务链,建立实施“链长制”,链长由县处级领导担任,持续加大对企业的“全链条”服务力度。同时,深化县处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制度,组建“助企服务团”,实行“1+1+N”挂点联系制度,即“1名县处级干部+1名局长+N个职能部门”,全力解决企业原料供应、用地、用工、排污、融资等问题。恒享吃食品、雅味佳食品、恒润食品等一批新落地加工企业先后建成投产,产业规模越来越大。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龙州县正谋划更大的产业布局。
龙州县副县长黎明华表示,该县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好落地加工企业各项工作,解决好落地加工企业用水、用电、报税、通关等问题,做大做强落地加工产业,力争今年落地加工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切实将国家赋予边民互市贸易政策红利留在边疆、留给边民。
从“通道经济”到“口岸经济”,从“边贸过境”到“产业落地”,龙州县正走出一条“产业留税、企业留利、百姓留业”的兴边富民新路。(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管林华 通讯员 罗吉华 周炳海 黄星雄 文/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