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桂林市妇联携手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市女企业家协会、灵川县妇联到桂林市灵川县定江镇集扇斋举办“扇引东方韵,书连中越情”中越大学生非遗体验与读书分享活动。60余名中越学生代表、女企业家及妇联工作者齐聚一堂,以团扇为媒、书香为桥,共叙文化传承与友谊新篇。
越南留学生参观非遗团扇陈列馆 摄影 阳海翔
集扇斋陈列馆展出的团扇 摄影 阳海翔
在集扇斋文化陈列室,越南留学生与国内学生跟随非遗传承人,沉浸式参观了千年历史制作技艺的圆竹剖丝团扇展区,了解团扇从选材到成品的匠心工艺。馆内陈列的历代团扇精品、国际交流展品,生动展现了中国非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引发留学生阵阵赞叹。在随后的分享会上,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留学生代表结合书中“胡志明主席在桂林”等篇章,分享了两国并肩抗战的历史记忆。国内学生则以中越跨境民族文化交流为例,探讨非遗技艺在当代的传承意义。
越南留学生在读书分享会上分享读书心得 摄影 阳海翔
“通过读书分享会,我深刻体会到中越两国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共鸣。我会把这本书带回国,告诉更多人中越友谊的故事,正由我们这代人书写新的章节。”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留学生申垂玲说。
在非遗体验环节,中越青年分组协作,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体验剖丝、编骨、贴面等团扇制作工序。竹丝纤薄易折,留学生们屏息凝神,感受“方寸之间显匠心”的文化厚重感。
越南留学生展示自己制作好的团扇 摄影 阳海翔
“通过书籍与非遗体验的双重触达,我第一次深刻理解了‘山水相连’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文化血脉的延续。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从‘异乡客’转变为‘文化桥梁’的自觉践行者。”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留学生阮氏秋莊说。
从书香共读到竹丝共编,从历史回溯到未来畅想,这场活动以非遗为窗口,让越南留学生沉浸式感知中国文化,也为中越青年提供了思想碰撞的舞台。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这场跨越山海的对话,正为中越友谊的长卷添上青春注脚。
“此次活动以非遗为纽带、以女性为桥梁,展现了文化传承中的‘她力量’。”桂林市妇联副主席赵桂花表示,未来将深化“非遗+女性”创新模式,通过研学互访、文创开发等举措,助力两国青年成为“带得走的非遗大使”,让传统技艺在“一带一路”上续写丝路友谊。(文 阳海翔 侯会开)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