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盘活城市“边角料” 打造运动风向标
健身去哪儿?就在家门口
市民在邕江边的体育公园里打篮球。
位于城市边缘的广西轮滑运动训练基地里,轮滑少年们你追我赶。
看看南宁这些网红球场·凌铁大桥福建园球场。
看看南宁这些网红球场·位于大嘉汇商业城的空中足球场。
看看南宁这些网红球场·明月岛体育公园。
高架桥上车水马龙,桥下运动公园活力四射,市民安享休闲时光;城市边缘的闲置地块,改造成老少皆宜的健身场馆,让人在家门口实现运动自由……
近年来,越来越多南宁人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正在见缝插针,把各种边角地块与闲置空间,改造成适合全民健身的运动场所。有些改造虽然微小,依然和周边居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当越来越多城市“边角料”被纳入“15分钟健身圈”,当街头巷尾的体育场馆日益成为全民健身的风向标,百姓“健身去哪儿”的追问,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课题,就有了更多解答的思路。
1 体育场馆像花儿一样生长
4月19日下午4时,家住南宁市江南大道丽江村小区的王旭来到离家不远处的志宝篮球街区。简单热身后,他走向球场,与正在这里的三个篮球爱好者临时组队,展开一场“半场2对2”的对抗赛。
半年多以前,这里只是一片闲置的空地。现在,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多功能运动场拔地而起,成为了附近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王旭把更多闲暇时间用于体育锻炼,由此认识了不少球友,拓展了自己的交际圈子。“从我家到这里步行只需10分钟,非常方便。”
有时,路过的市民也会走进去拍照,因为这个球场自带“光环”:它位于五一路的一座铁路桥下,巨大的桥墩就是天然的分隔墙,上面有精心设计的涂鸦,地板也被涂成了缤纷的颜色,像从“水泥森林”里长出的一朵花。“每天经过这里,即便只是匆匆路过,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起来。”王旭说。
将边角地改造成体育场,这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生活哲学。穿过永和桥,沿着北大路、大学西路和鲁班路往西北方向走,一路上可以看到多个桥下球场,大约15分钟车程,就到了南宁人眼中另一块网红球场:明月岛体育公园。这里有3块足球场、2个篮球场,场上奔跑着的球友挥汗如雨。800米环岛道路上跑者络绎不绝,当他们在休息时驻足远眺,能够看到耀眼的阳光下,不远处的湖面波光粼粼,鸟儿从湿地的芦苇丛里窜出,低低地掠过球场上空。
明月湖公园湖心岛在2022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两年半的时间,这个人工岛已经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范本,附近的居民都习惯了傍晚时到这里遛弯。“看着年轻人在球场上奔跑,自己仿佛也年轻了10岁。”已经退休的周边居民李胜德笑着说。当时,他和8岁的孙子正隔着围栏,津津有味地观摩一场业余足球赛。
下午6时,日头渐渐西沉,明月岛以西七八公里,位于城市边缘的广西轮滑运动训练基地,一场全运会选拔赛也临近尾声。这是广西首个国际标准速度轮滑场地,2021年以前,场地还只是一片荒芜。如今,来自区内各地的200多位轮滑少年,正在激烈竞逐代表广西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比赛资格。不远处的环城高速公路上,车辆风驰电掣。只要车上的乘客们望出窗外,就能看到轮滑运动员们你追我赶、赛道旁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
2 “运动地标”让市民亲近体育
将闲置地转化为运动场,就像边角料被裁剪成新衣裳,有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神奇。近年来,广西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仅2024年就争取到资金约2.88亿元,推进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等447个项目建设。在各方合力下,城市中的“边角料”,不断升级成潜力巨大的“运动地标。”
占地面积25亩的广西轮滑运动训练基地,几年来先后举办过全国速度轮滑锦标赛、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轮滑比赛等国家级赛事。场地负责人、广西轮滑协会会长黎振杰表示,场地从无到有,离不开自治区体育局和城区政府的鼎力支持。现在,在“季节限定”的专业赛事以外,这一内设轮滑场、滑板场、极限运动训练场、四个篮球场的大型综合性运动场馆,更多地面向周边群众开放。“最火爆的要属篮球场,每到晚上或者周末,早早就被预定一空!”黎振杰说,家门口有了专业场馆,周边居民的运动热情水涨船高,几年来场地使用率逐步上升,辐射面不断扩大,包括西乡塘中小学生运动会等城区赛事也在陆续落地。
激发全民健身的热情,不仅要解决“健身去哪儿”的痛点,也要呈现“如何健好身”的精彩。凌铁大桥福建园球场是远近闻名的人气球场,从2021年开门迎客后,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日均客流量达300人左右。广西健智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杰表示,为了提升场地使用率,运营团队想了不少办法,一方面注重氛围营造,将运动场地嵌入邕江沿岸的景观资源,提升市民运动休闲的体验感;一方面设置公益开放时段、低价收费时段,降低市民参与门槛;此外,不断推出篮球积分赛、马拉松接力锦标赛等民间赛事,以活动推广运动文化,鼓励市民参加全民健身。“未来,我们还将深化数字化运营,探索虚拟赛事、运动数据平台等智能应用,以不断提升的用户体验吸引更多群众加入运动行列。”刘成杰说。
3 全民健身嵌入生活场景
如果体育公园和运动枢纽是一座城市的骨架,遍布各个社区的健身路径则构成了毛细血管,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南宁市青秀区,凤岭新新家园居民林瑜全家的运动周末是这样的:家中老人上午买菜以后,会顺路在小区里健身器材上舒展一下筋骨;孩子有一个上午的网球课,而她自己有下午的舞蹈课,都在步行10分钟的路程之内;丈夫一般趁着凉爽的夜晚出动,带着孩子或者老人到马路对面的埌东公园锻炼。那有他喜欢的登山步道,也是燃烧卡路里的绝佳方式,“他总说家门口就有免费的‘健身房’,再没偷懒的借口了。”
林瑜和家人朋友也经常会到邕江边去度周末。遍布邕江两岸的健身步道和骑行道,每个周末都在上演运动“合家欢”。无论白天黑夜,都可以看到跑步、骑行的人们在江边的步道上往来;老人孩子在休闲广场上悠闲玩耍,自得其乐;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五人制足球场上,属于年轻人的运动派对激情四射。
随着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完成,邕江两岸的健身步道(骑行道)已达163公里、亲水步道115公里,延伸出一批崭新的体育公园、休闲广场以及健身路径,包含运动场280余处,健身设施1200余件。
能否在家门口找到适宜的活动空间,与百姓生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据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自治区体育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广西全区开放共享公园绿地135个,建成“口袋公园”86个。去年新增公园健身设施近370处,新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球场79处。截至目前,广西所有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实现了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覆盖。我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21年的2.16平方米,增长至2024年的2.86平方米,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自治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5年该局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资金1.72亿元,将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等,开展7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我区6个体育公园和1个全民健身中心,新建或改扩建7个小型体育公园或小型全民健身中心。
在场地供给越来越丰富的同时,科技也在不断为健身场景赋能。去年底投入使用的中交·南国智慧体育公园,20余块不同项目的运动场地均配备了智能化门禁系统,配合灯光设施,可实现24小时无人化营业。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掌握场地使用情况,并在小程序使用活动预约、赛事报名、商品售卖、球具租赁等一站式配套服务。
在南宁市北大桥、清川大桥南岸等地,室外智能健身路径器材风雨无阻地“开班”,人们在语音系统的提示下,根据仪表上的运动参数进行锻炼,就像拥有一个随身的健身教练;南宁市体育场的健身路径旁,户外智能体质监测亭可以让6人同时进行全面的身体素质测试,再以此量身定制健身计划。在南宁市区的南湖公园、灵龟山公园,以及上林县大丰黄周社区、马山县江滨体育公园等地,都能看到这款“智能健身大篷车”的身影。
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运动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作家普希金那句质朴而实在的话:“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覃江宜 文/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