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方便,服务暖心。”3月19日上午,柳州市民覃先生来到柳州市殡仪馆为亲人办理火化及骨灰寄存手续,对馆里的“柳小明”,他竖起大拇指点赞,连称:“服务得好,让家属心里暖暖的。”
身穿红马甲的南秀荣(右二)向家属提供咨询服务 摄影 孙文昱
“只要穿上红马甲,我们人人都能是‘柳小明’。”柳州市殡葬管理处业务科副科长南秀荣介绍,“柳小明”是柳州市民政局积极打造的民政IP,通过将民政服务品牌形象融入工作场景、线上宣传及线下活动等,让“柳小明”在不同场景中讲好民政故事,传递民政声音。
近年来,“柳小明”作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在柳州市殡葬服务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我们单位有四个‘柳小明’志愿服务岗位。”南秀荣说,殡葬管理处对志愿者的服务要求高,会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方面的培训。“我们要熟知殡葬流程、政策解读、沟通技巧,还要有一些心理学知识、情绪管理、文化习俗等知识。”通过这些培训,工作人员能够更好与家属“共情”,用贴心服务缓解家属的悲伤。
柳州市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为家属办理手续 摄影 孙文昱
“柳小明”推行后,不仅在服务上要求更严格,在丧葬费用上也积极“瘦身”。柳州市殡葬管理处业务科科长廖国华介绍,殡葬管理处倡导厚养薄葬,传承文明美德,平价销售丧葬用品,200元以下丧葬用品占比达67%。2021年至今,柳州市共为符合政策的城乡低保、特困身份遗体,减免1100多人次,减免费用29.3万余元。
“我觉得现在的收费不贵,相关政策真的很好。”为亲人办理相关业务的覃先生说,他办完手续花了1000多元,“对我们老百姓来说,这个费用完全能接受,我深切感受到这个政策为我们减轻了负担。”
在柳州市公墓管理处,“柳小明”们也在忙碌着。柳州市公墓管理处主任李世良介绍,管理处特别设置了“柳小明志愿服务点”,推出了“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墓园内接送老弱病残孕”“免费代客祭扫服务”“24小时存取骨灰”等13项便民服务措施。此外,该公墓内还设置了生态安葬区,包括塔葬区、花葬区、树葬区等。
李世良介绍,传统墓位占地大约1平方米,而生态葬占地面积小,且采用的是可降解骨灰坛,具有环保、节地的特点,老百姓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自2015年起,柳州市连续10年举办节地生态集体安葬活动,安葬骨灰1920具,并对参加集体花葬按政策给予奖励800元/具。同时积极推行塔葬、壁葬、树葬、墙葬等生态葬式,实行花葬、塔葬免费。
下一步,柳州市将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丰富节地生态安葬形式,不断提升殡葬服务质量,以满足柳州市民日益增长的绿色殡葬服务需求。(文 张上)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