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科普讲解选拔赛复赛在南宁举行,来自全区自然资源系统的20位科普讲解员妙语连珠、同台竞技,将耕地保护、国家版图安全、海洋资源保护、卫星遥感应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等科技知识转化为百姓语言,以“硬核科技+人文叙事”的多元表达,深入浅出地重构人与自然的对话,呈现了一场“天地山海”交织的自然资源“科普盛宴”。
比赛现场 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本次比赛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主办,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广西自然资源宣传中心承办,旨在通过“代言自然、以赛促讲”的方式,提升自然科普资源传播效能,倡导全社会关注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此次科普讲解选拔赛分初赛和复赛两个环节,在此前的初赛角逐中共有20名选手从全区自然资源系统7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复赛分为自主命题讲解和随机命题讲解两大比拼内容,主要考察选手对自然资源知识的理解转化、通俗化表达以及科普技巧的运用水平。
复赛比赛中,选手们用智慧与才华架起了科学与大众的桥梁。其中《广寒宫“土特产”——解锁月球背面的奥秘》向观众们生动讲解我国最新的月壤科研成果;《土地储备: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基石”》用“ 土地银行” 的比喻诠释土地储备机制;《深山里的地球信使:柳州碰冲“金钉子”》带领观众穿越5亿年时空,解读地层中封存的全球气候变化密码;《聚砂成糙,点砂成金——小砂粒的华丽蜕变》展现了“点砂成金” 的科技魔法。
选手姚利以《广寒宫“土特产”——解锁月球背面的奥秘》夺得一等奖 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此外,参赛选手还运用地层年轮投影、数字沙盘、实景三维等科技手段,把深奥的地学知识化为可感可知的立体画卷。比赛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平台进行网络直播。
参赛选手将实物模型搬上舞台,向观众们讲解《泥石流发育过程及避险方式》 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经过激烈角逐,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选手姚利、余谭潇获得一等奖,广西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崔嘉等8名选手获得二等奖,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赖建梅等10名选手获得三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海洋局、地矿局等26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担任复赛评委的中国地质博物馆自然资源科普工作办公室负责人李雯雯表示,选手们在比赛中展现出了扎实的科学素养与讲解技巧,不仅突出了自然资源管理的硬核科技,更弘扬了科学精神,希望选手们继续保持科普热情和创新意识,通过群众喜闻乐见地科普讲解方式持续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提高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全社会科学发展。(文 高海江 植小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