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实干春潮涌河池
2025-02-27 13:32:44来源:广西日报编辑:蔡俊聪责编:刘洋

实干春潮涌河池_fororder_8508046_hhb_1740585600000_b

新春伊始,河池经开区大任产业园内工厂早早复工。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卿要林/摄

  新春伊始,河池各地处处涌动着实干的热潮。2月初,在广西“新春第一会”擂响“以实干实绩论英雄”的战鼓后,河池市紧接着召开两会,吹响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

  从“代表通道”的民生关切到“委员面对面”的智慧碰撞,从政府工作报告的务实部署到代表委员的积极建言献策,全市凝聚了一个清晰的共识:“实干为要”不是口号,而是田间地头的深耕、工厂车间的奋战;“创新为魂”不是标签,而是科技赋能的突破、制度改革的破冰;“用业绩说话”不是空谈,而是节节攀升的数据、拔地而起的项目;“让人民评价”不是终点,而是民生改善的接力、民心凝聚的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河池正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胆识气魄,“攀登者往高峰行”的坚毅决心,奋力冲刺提效建设“六新河池”,在壮美广西建设的壮阔征程中,谱写更加绚丽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 坚持实干为要 踔厉奋发促发展

  龙江河畔春潮涌,实干奋进正当时。

  在河池市行政中心,朝阳穿透晨雾时,迎来了代表委员们步履匆匆的身影。他们怀揣着来自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街巷的社情民意,将“民有所呼”化作“政有所为”的铿锵承诺。

  作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和“丝绸新都”,去年,河池交出一份逆势上扬的答卷: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04.15亿元,增长5.3%,增速排全区第5;一产、二产增速分别排全区第1、第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81元,增长6.1%,增速排全区第1。

  交通是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官。随着贵南高铁、河荔高速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迈入了“双高时代”,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环江县委书记陈斌代表表示,将推动辖区内国道省道升级、背街小巷改造,串联旅游景点,拓展桂黔跨省旅游合作维度,持续发展林业加工产业,加快推进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全面释放“双高”时代交通红利,为建设“活力开放新河池”贡献环江力量。

  在宜州新区,总投资382亿元的110个项目密集部署,一些项目拔节生长。“河池学院新校区9月投用,金山湖花园项目加快建设。”宜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罗代领代表展开规划图,“这里不仅是产业高地,更要成为人才向往的宜居之城。”

  如何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河池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覃家旺代表亮出“三招”:稳面积、增单产、挖潜力。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非粮化耕地、探索粮桑复合种植模式,让粮田变良田。

  去年,总投资99.4亿元的桂西北治旱龙江河谷灌区工程破土动工,金城江区区长韦琪代表期待着发展现代农业的宏大场景,表示将以桂西北治旱龙江河谷灌区工程为引擎,打造一批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为“经济繁荣新河池”注入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阳光雨露。去年,河池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政务服务、要素保障、助企纾困“三个更优”。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河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唐加勇代表提出的“四个强化”,直指审批慢、办事难等堵点。

  他说,河池将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对经营主体反映的问题,做到受理、交办、转办、解决、回访全流程闭环快速处理,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兑现,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

  从产业园区到田间地头,从项目现场到政务大厅,一幅以实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图景,在新春里渐次铺展。

  2 坚持创新为魂 激活发展新动能

  去年,南丹县华锡、南方两家公司攻克了关键战略金属清洁高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都安瑶族自治县志雄心公司实现广西本土企业首次规模量产消防灭火无人机,广西首条全真丝壮锦提花生产线在宜州区投产……

  创新,是河池破解资源依赖、实现变道超车核心密码。

  去年,河池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实现大幅增长,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7.13亿元,完成率339%,排全区第2;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持续领先,获自治区新认定29家,任务完成率连续两年排全区第1。

  围绕着创新,河池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成为会上高频词,代表委员们围绕理念革新、产业升级与机制突破等,勾勒出河池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

  “我手的这一份资料,是河池市一家企业的一个实验室,这种先进的实验室如今在河池比比皆是。”金城江区科技局局长庞翊委员一边展示手中的图片资料一边说,近年来,通过强化科技服务和业务能力建设,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河池的科技创新工作正在加速改变当地的发展面貌。

  如何加快桑蚕茧丝绸产业的转型升级?河池高新技术产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宜州区委副书记刘志鹏代表开出“科技药方”:加强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增强用科技手段破解阻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演绎一场由“一根丝”到“一片锦”的生动变革。

  “聚焦‘人工智能+’行动,全力构建区域性算力中心集群,打造面向中国—东盟的智算高地”“在宜州规划建设自治区级低空经济产业园”……

  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空经济、清洁能源等新赛道上,河池正加速布局。这些举措背后,是对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

  作为企业负责人,来自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银书委员和南丹县的周永生委员表示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天龙泉酒业的智能酿造、华星商贸的数字化仓储,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创新并不完全是技术创新,还包括体制机制的创新。河池市大数据局局长魏坤代表提出的八项营商环境优化建议,让经营主体吃下定心丸:从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到公平竞争预警平台,从涉企服务资源整合到监管合力形成,全面推广“政务到家”改革,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

  金宜同城化长制招商、东巴凤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营商环境数字化“无感监测”……河池两会上,代表委员提出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举措引人注目,也彰显了河池以改革创新释放市场活力的坚定决心。

  3 坚持用业绩说话 奋力夺取过硬成果

  工业厂房里,机械臂精准抓取部件,无人叉车穿梭运送物料;矿山深处,5G信号覆盖千米井巷,智能系统实时监控安全生产——走进南丹县工业园,传统产业“腾笼换鸟”的场景令人震撼。

  2024年,河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其中有色金属产业以27.48%的惊人增速在全区一马当先,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南丹县委书记黄克代表对今年该县有色金属产业总产值达325亿元充满信心。他说,聚焦全市有色金属千亿元产业建设目标,南丹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等措施,为河池有色金属产业的持续、健康、高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生态,是河池得天独厚的最大优势。去年,广西首批林业碳票、林票分红、取水权抵押融资在河池发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9%、排全区第1,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全国第8,经济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巴马县委书记韦涛代表表示:“河池长寿密码在于山水生态,我们要将这一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强生态区域协作,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富民的金山银山,为生态秀美新河池建设注入巴马新动能。”

  去年“五一”小长假,河池从“深闺秘境”到“顶流网红”,一举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小众旅游目的地。从小众到出圈,河池文旅的突围之路异常精彩。这既是交通基建破局、文化资源激活的成果,更是生态优势转化与全域服务升级的生动实践。

  今年的河池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不断丰富“文旅+”业态,推动“奔县”旅游持续火热。

  美女峰摘星营地让大化瑶族自治县尝到了流量的红利,该县县长蓝胜代表表示,大化将对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持续开发建设红水河百里画廊和六大连湖。

  如何让“诗与远方”在河池书写更长久的传奇?代表委员十分关注。东县委办副主任韦礼富委员建议,深度挖掘红水河生态资源,加大对沿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流域各县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流域生态、民俗旅游线路,推动红水河旅游开发。

  在冲刺提效建设“六新河池”之年,这座城市正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拼劲,将业绩刻度深刻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

  4 坚持让人民评价 让发展成果惠泽人民

  当高质量发展答卷写满经济指标,河池的选择清晰而坚定:让发展成果可感可及,才是最有温度的过硬成果。

  河池市工商联副主席石宝岳委员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万企兴万村”取得的亮点成效:“1417家民营企业参与,结对752个村,实施项目共1920个,投入资金93亿元。”

  “公益不是施舍,而是传递希望。”都安爱心坊公益联合会会长谭连乔委员接着补充:“我们开展公益助学、医疗帮扶近百场,受益群众超万人次。”

  从菜篮子到“车轮子”,从“一老一小”到“山水乡愁”,今年河池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和提案中,多数聚焦民生领域。

  大化社保干部韦艳灵代表呼吁完善养老金发放、医保覆盖,让社保阳光温暖每个角落;东兰县市场监管局局长韦凤代表紧盯校园食品安全,建议强化溯源机制和执法监督,守护青少年“舌尖上的安全”。

  金城江区红沙村支书覃良庚代表针对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呼吁加大农田水利、道路护栏、休闲栈道等建设力度,推动乡村振兴“面子”“里子”双提升。

  暖意同样流淌在城市街巷。河池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470个,药品医用耗材集采减少群众用药负担3.96亿元,民生支出占比达82.8%,居全区前列。

  河池以实打实的举措,让每一项民生工程落地生根,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教育医疗到基层治理,从民族团结到公益行动,处处书写着人民至上的答卷。

  河池的努力,正是对新时代要求的生动回应。河池高中新任校长覃治鄢代表说,“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尺丈量着城市温度。”

  民族团结是维系着社会和谐与民族繁荣的关键。河池市民宗委副主任银磊委员介绍,市政协围绕民族团结开展10多个专题协商和调研,提出50多条可行性建议,提交700多条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之基。

  河池市林业局局长丁玎委员进一步补充:“去年全市政协系统开展基层协商议事会1200多次,化解矛盾纠纷860件,帮助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00多件,为群众办实事2261件。”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在这片写满光荣与梦想的红土地上,一曲新时代的“刘三姐山歌”已然响起——“哪有高山登不上,哪有业绩干不成?”(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蓝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