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过大年”已渐成风尚。日前,广西各地的博物馆已开始摩拳擦掌迎新春。各馆积极整合资源,将文物展览展示与生肖文化、传统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结合起来,陆续推出展览、活动、研学等系列活动,营造欢度春节的浓厚氛围。
展览方面,广西民族博物馆携手桂林博物馆等数十家文博机构,众筹数百帧灵蛇题材的文物艺术品影像,精选反映蛇文化的院藏文物珍品,推出“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展现蛇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独特魅力。此外,以德化陶瓷的发展历程为脉络,展现德化陶瓷悠久历史和独特工艺的“瓷光玉韵——中国德化窑世界遗产文化展”,以及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曾国古韵与青铜艺术独特魅力的“钟磬和鸣 华夏正声——曾国古韵青铜艺术展”,也将于春节期间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向观众开放。1月29日至2月4日,广西自然博物馆前广场上,“蛇年生肖文化展”将带领观众领略蛇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智慧,感受蛇在人类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并认识到蛇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除举办陈列展览外,广西各大博物馆还将推出新春市集、民俗演出、传统乐器演奏、歌舞表演、非遗展示等活动,为观众奉上春节活动大礼包。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推出的“巧手添春意”年俗体验活动,包含写春条、剪窗花、拓年历等年俗体验,让参与者把博物馆里的“年味”带回家。广西民族博物馆“金蛇行万里 迎新齐纳福”——中国传统春节民俗系列文化活动和非遗美食市集,包含击鼓祈福、猜灯谜、舞龙舞狮展演、精品民乐汇演等内容。广西自然博物馆的“万福织结迎新春”中国结、“画蛇添‘福’”新春剪纸贴画、“巧手制·吉祥舞蛇灯”手工体验等活动,邀请大小朋友们共享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刘豫)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