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广西:一招“套叠法”盘活设施农业“一盘棋”
2024-12-23 18:18:0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林姗婷责编:刘洋

  近年来,广西自然资源厅深入探索设施农业用地新路径,以开展自然资源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先行推进工作为切入点,指导贵港市创新使用“套叠法”,梳理出设施农业用地潜力图斑和用地指引地块图斑,提高用地保障的精准度。

  通过挖掘利用非耕地、农村低效闲置土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工业用地等方式,贵港市积极拓展设施农业用地空间,有效解决设施农业项目“用地难、落地慢”等问题,盘活了设施农业发展、耕地保护、乡村振兴“一盘棋”。

  深入挖掘潜力,拓展设施农业用地空间

  为支持贵港市设施农业发展,广西自然资源厅指导贵港市将23.6万亩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和147个农业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从空间上奠定设施农业依法依规用地基础。

  贵港市自然资源局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套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最新国土变更调查成果、生态保护红线、“林业一张图”、河湖范围线、饮用水源保护区、畜禽禁养区等数据,梳理出设施农业用地潜力图斑约100万亩,并将潜力图斑下发给各县(市、区)。

  经过县(市、区)政府组织实地摸排,排除部分不适宜地块,形成可用作设施农用地的指引地块图斑22.4万亩。作为广西首批自然资源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先行推进县(市、区),覃塘区利用筛查出的指引地块,实现先“拿地”后招商,项目选址时间由原来30天缩短至1天内完成。

  目前,该区引进的上海雪榕生物科技年产19.5万吨食用菌设施农业及其配套项目,已发展成为食用菌龙头企业,有效延长了设施农业产业链。

  除了传统设施农业,贵港市大力推行“菌菇进厂、鸡鸭上架、猪牛上楼、鱼虾上岸”工厂化种养模式,向上发展要空间。2023年以来,累计为160个新引进的设施农业项目提供用地9.5万亩;建成楼房化种养项目136个,跑道养鱼、陆基圆桶养殖59个,工厂化食用菌项目2个,实现节约用地2.2万亩。

广西:一招“套叠法”盘活设施农业“一盘棋”

位于覃塘区黄练镇张团村的一家农牧企业内,标准化厂房内养殖了大批存栏鸡 供图 广西自然资源厅

  创新政策支持,拓宽设施农业融资路径

  2023年6月,在广西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指导下,贵港市创新出台设施农用地及农业生产设施权属登记暂行办法,为农业生产设施权属登记提供政策依据。创新开展设施农用地不动产权颁证试点,让猪窝、牛栏、鸡舍领到不动产权证书,解决设施农业企业有效抵押物不足、抵押贷款难等融资问题。

广西:一招“套叠法”盘活设施农业“一盘棋”

位于覃塘区黄练镇平寨村的一处农牧企业厂房 供图 广西自然资源厅

  目前,贵港市已办理设施农业用地及地上农业生产设施权属登记7宗;助力2家企业获取抵押贷款2200万元。贵港市自然资源局还组织工作组到覃塘区7个乡镇、30个村调研,深入扬翔农牧等10多家种养企业走访,主动向当地银行了解土地经营权承载的金融价值,为拓宽设施农业项目融资路径打下基础。

  全力保障用地,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繁荣

  作为山地、丘陵地区,贵港市非耕地资源极为丰富。2023年,全市林地、果园地、草地面积达927.27万亩,占全市面积的58.3%,是耕地的2.4倍,可利用空间较大。

  充分挖掘利用非耕地,是贵港市保障设施农业用地的一项举措。桂平市罗播乡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肉鸭养殖,仅万福农业肉鸭养殖场用地就达145亩,年出栏70万羽。2024年以来,贵港市设施农业用地已上图入库1.23万亩,仅占用耕地406.77亩,占比3.3%。利用非耕地让贵港市设施农业发展前景广阔,也为耕地保护、乡村振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在发展传统设施农业的同时,贵港市还大力发展工厂化设施农业,利用工业用地、低效闲置土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满足设施农业用地需求。如今,“用地无忧”已成为该市设施农业项目的一大看点,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繁荣。

  2023年,贵港市签约2000万元以上设施农业项目110个,合同投资额134.81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签约1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项目194个,合同投资额161.6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2个。今年7月,贵港市成为广西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举办地和参观点,经验做法获国家层面和自治区推广。(文 廖东光 黄庆秋 梁超庆)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