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广西世巡赛参赛车队穿行秀丽山水间。 (赛事组委会供图)
10月20日,为期6天的2024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以下简称环广西世巡赛)在南宁圆满收官。19支男子和18支女子世界顶级车队,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顶级公路自行车比赛,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壮美广西。
今年环广西世巡赛采用了新的比赛线路,新赛道巧妙融合了广西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车手提供了多样化的骑行体验,助推了赛道沿线各市县的文旅和经济发展。
新赛道带来多样化体验
今年环广西世巡赛启用了新的比赛线路,赛道经过防城港、崇左、百色、河池、来宾和南宁6个设区市,展示了海滨美景、喀斯特地貌及边关风情,还有左右江革命老区和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超千公里的赛程给车手提供了多样化的竞赛体验,让广西西南地区的独特地理和民族文化魅力进入到更多观众的视野。
“比赛的感觉非常美好。”第一次来中国参加环广西世巡赛的红牛博拉车队车手菲利普·马切尤克说,他完全被沿途景色吸引了,特别是18日巴马—金城江赛段的最后一公里,不仅景色漂亮,观众也非常热情,让他很感动。
除了风光秀美,今年赛事组织也获得高度评价。第一次采访报道环广西世巡赛的英国记者麦克格拉斯表示,“环广西世巡赛是高度职业化的比赛,其准备、组织工作是我认为做得最好的比赛之一。”
为期6天的比赛中,参赛车手、工作人员及国内外媒体记者充分领略了比赛沿线浓郁的民族风情。在崇左太平古镇,人们唱起山歌,跳起打榔舞;在河池巴马、宜州,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敲响铜鼓为比赛加油助威;在百色靖西,精美的绣球让车手们爱不释手……
“今年新赛道路过了许多新城市,让我在民族文化、城市环境、特色美食上有了许多新体验。”第五次主持环广西世巡赛的美国人布莱德·索纳尔说,与前四届相比,今年赛道两旁的观众和车迷更多了。
顶级赛事成车迷嘉年华
作为国际自行车联盟旗下最高级别赛事,环广西世巡赛自2017年举办首届赛事以来,在国内外影响日益扩大。今年赛事吸引了众多明星车队和明星车手,可谓星光熠熠。
参赛的19支男子车队中包括目前世界排名前三的阿联酋航空车队、维斯玛-丽思拜克车队、速的奥快步车队,车队里明星车手众多。其中名气最大的是4次获得环法总冠军、2次环西总冠军、1次环意总冠军的克里斯·弗鲁姆。被中国车迷亲切称为“大表哥”的弗鲁姆目前效力于以色列博泰车队,当他出现在赛场后就被索要签名的车迷围个里三层外三层。
继在2023环广西世巡赛上首次亮相后,中国国家队继续征战本届比赛,7名队员在比赛中收获了锻炼与成长,冲刺手马彬焱在首日比赛中取得第21名的成绩,奥运选手吕先景在巴马—金城江赛段和宜州—马山弄拉赛段都闯入了前20名。
本届环广西世巡赛在不断提升赛事品质的同时,力求将职业赛事向生态化、市场化、全民化转变,邀请了网络大V和骑行爱好者参与,将赛事向大众端、产业端延伸,为广西骑行文化发展搭建广阔空间。比赛期间,俱乐部骑行互动、明星选手见面会、环广西观赛产品展示、沃拓挑战赛等比赛和活动让车迷流连忘返。
来自北京的齐子杰是维斯玛车队的车迷,在南宁城市赛段的比赛中,他找了4位维斯玛车队的车手签名,头盔、帽子、维斯玛队服签了个遍。“环广西能让更多的车迷感受到自行车运动的氛围,让车迷见到世巡赛车手,这个机会非常珍贵。”他说。
环广西世巡赛的举办有力推动了骑行文化普及与发展。10月19日,在河池市中心广场,年过六旬的李桢一大早就与同伴前来参加大众骑行。她告诉记者,当天大众骑行来了300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2岁。
“赛事+”效益实现新突破
本届赛事举办期间,各承办地均精心筹备,以赛事为契机,对外展示当地的生态环境优势、民族风情及旅游资源,积极推荐当地的美食、美景。河池市金城江区今年8月起开展了金城江旅游、文化、美食等多方面宣传,突出金城江独特的自然风光、城市文化等。辖区姆洛甲(小三峡)、珍珠岩等8家重点景区景点,10月共推出门票折扣、娱乐体验项目折扣等优惠政策措施10项,让游客在观看精彩赛事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旅游优惠。
通过“赛事+旅游”的模式,今年环广西世巡赛有效带动了赛道沿线地方经济的发展。据第三方初步测算,今年赛事直接经济效益达9.98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达18.16亿元,综合效益较2017年首届赛事增长4倍以上。
本届赛事吸引了国内外129家媒体平台、547名记者前来采访报道,直播信号覆盖226个国家和地区、逾25亿人口。大赛期间,上百万人次临海、沿路、登山观看,全球观众通过各类平台持续关注,13条赛事话题冲上热搜榜单。其中,广西日报快手号在快手平台主持的话题#跟着世巡赛看广西,浏览量已破千万大关。
借着环广西世巡赛这张越擦越亮的体育名片,壮美广西向世界介绍了自己,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了解广西。(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徐 哲 玉智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