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与中日韩(10+3)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与会嘉宾开展线下对接洽谈。
■核心提示:
近日,由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和自治区政府主办,中国国际商会、广西贸促会承办的东盟与中日韩(10+3)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在南宁举办。来自“10+3”区域的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工商界领袖、企业家、金融机构代表等近400人,围绕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及数字化赋能等议题展开交流探讨,凝聚合作共识。
1 探索路径,增强供应链韧性和弹性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多种因素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冲击,能源供应、原材料短缺及粮食安全等问题凸显,增强供应链韧性和弹性刻不容缓。
于变局中开新局,区域合作机遇应运而生。中日韩与东盟产业链供应链紧密相连。2023年,中国与日韩及东盟国家货物贸易总额高达1.54万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超1/4,日韩对华投资近40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东盟及日韩存量投资超过2600亿美元,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飞认为:“中日韩与东盟区域产业门类齐全,经济互补性强,应持续开放发展,共享市场机遇,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高质量实施,加快重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正是基于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共同面临的局势,中日韩与东盟在区域合作中有着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和潜力,各方也在积极寻求新的机遇与合作路径,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我们建立一体化的供应链生态系统,不仅促进经济增长,还增强抵御全球冲击的集体能力。”东盟秘书长高金洪指出,“自2023年1月启动以来,RCEP已成为企业交换货物和扩大业务的重大平台,这种动态的高度集成的价值链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和专业化来提高效率以及成本效益。”
与会嘉宾均认为,各国可进一步加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共同研发关键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例如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开展联合项目。同时,应加强教育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为合作提供智力支持;还可以建立跨境电商合作平台,拓展贸易渠道,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 共建共享,让开放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如何在开放共享、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等方面精准施策,成为中日韩与东盟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各方需集思广益,共绘发展新蓝图。
开放共享,促进贸易自由化是关键举措。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呼吁各国企业秉持开放精神,深化国际产业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反对保护主义。通过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让开放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不竭动力。高金洪表示:“中国在2023年签发了大量原产地证书,出口额显著增长,这是积极推进RCEP的成果。同时,RCEP的利用情况因参与国而异,加强RCEP的利用显然还有巨大的潜力,这应成为‘10+3’前进的关键优先事项。”
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全球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转型。日本水晶集团总经理藤田贵子介绍了公司与东南亚企业的合作情况,他们通过招聘留学生,确保人才多样化,努力提升地区活力,并计划采用数字化技术,为中日及东南亚产业链合作作贡献。张少刚说:“企业要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共建研发平台,共享创新成果,加速新技术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效能。”
绿色低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时代要求。产业界应致力于绿色低碳转型,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东盟积极推进东盟工业倡议,实施数字经济框架协议。同时,东盟通过了碳中和战略和循环经济框架,旨在提高竞争力,优先考虑环境管理,促进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济增长。东盟商务咨询理事会轮值主席、老挝国家工商会主席苏万那翁表示:“中日韩在运用绿色技术上非常成功,期待东盟与中日韩深化合作,共同创造更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
3 推动融合,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区域合作的逐步深入,中日韩与东盟合作进入更为关键且充满机遇的时期,此时更需要各方齐心协力,从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企业协作以及搭建优质平台等多方面入手,切实将合作机遇转化为共同发展的现实,开启携手共进新篇章。
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产业链融合是重要方向。广西作为东博会和峰会的永久举办地,正抓紧RCEP高质量实施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加快推进等机遇,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将积极与各方共同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围绕重点领域深化跨境产业投资合作;共同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互联互通格局;携手打造区域制度型开放新格局,全面对接RCEP经贸规则,扩大制度型开放,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
加强企业合作,发挥各方优势不可或缺。TCL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公司总经理林庆浩分享了TCL的发展经验,强调企业要充分利用好中日韩—东盟区域齐全的产业链配套机制,实现库存周转、资金周转和客户需求响应的优化,同时要从输出产品转变为共建工业能力,推动产业升级。此外,企业期待加快区域自贸区进程,减少贸易限制,促进区域繁荣发展,还希望增加人员流通便利性,简化签证审核程序,促进贸易便利性。
搭建合作平台,扩大合作领域成果。本次大会为企业搭建了线上线下商务洽谈平台,组织了多场“一对一”对接洽谈和企业考察活动。
大会产业链供应链线上系列对接活动从今年7月开始,到11月结束,为期5个月。至今已先后围绕绿色农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举办4场云上对接洽谈活动,中外企业对此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
围绕先进制造、数字科技、医药康养、农业食品、清洁能源等领域,与会企业展开线上线下对接洽谈,目前已进行了582场“一对一”洽谈。
110家中外企业代表分赴南宁、钦州、防城港的产业园区,重点针对智慧物流、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现代金融、新能源及储能、新材料、轻工纺织、石化企业、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开展深入考察和企业对接活动。
截至9月28日,大会线上平台注册企业已超过3600家,平台已为1000多家企业配对供需信息2993条,参与大会的中外企业总计超过5000家,包括500多家外国企业。大会促成合作意向200余项,金额超27亿美元。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长、广西贸促会会长杨雁雁表示:“中日韩和东盟工商界是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的主力军。通过举办本次对接大会,我们致力于推动更多商协会组织、中外企业深度参与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加强新质生产力合作,共享‘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的机遇,最终实现合作共赢。”(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冯 辉 通讯员 陈倩媚 文/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