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9日,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举办“火把节”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来自区内外的嘉宾、游客与全县苗、彝、仡佬、壮、汉5个民族的同胞等万人同庆彝族“火把节”,载歌载舞,共享节日欢乐。
开幕式活动现场 摄影 梁章晖
“火把节”起源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崇拜,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被誉为“东方狂欢节”。“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我们彝族的‘火把节’,这是我们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点火把就是要驱逐虫害,祈求五谷丰登、平安快乐。”隆林各族自治县彝学学会原副会长黄子斌说。
在7月27日举行的开幕式上,身着民族盛装的彝族同胞,通过举行取火祭火仪式和祭送布谷鸟的传统祈福方式,展示了彝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民族团结大联欢巡游中,来自全县苗、彝、仡佬、壮、汉5个民族的群众1000多人,组成5个方阵进行沿街巡游,集中展示了隆林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时代风尚和旅游特色。
民族团结花车巡游 摄影 梁章晖
动感的旋律、熊熊燃烧的篝火……在火把狂欢夜现场,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点亮了夜空,各族群众手拉手围成圆圈载歌载舞,沉醉在火的乐章中。
火把狂欢夜现场 摄影 梁章晖
各族群众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供图 隆林各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今年的彝族“火把节”活动,隆林通过“1+N”方式(“1”即县城主会场,“N”即各彝族村寨),除了开展彝族祭送布谷鸟、隆林彝族打磨秋等自治区非遗活动外,还组织开展取火祭火、长桌宴、篝火晚会、民族歌舞巡游、特色农产品展销、美食品尝、村歌大赛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现当地的独特民族风情。
隆林彝族打磨秋非遗展示 摄影 梁章晖
“我是来自云南的一个5A级景区负责人,这里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们的民族盛装看起来很漂亮,这边的民俗民风,还有彝族的篝火等,各方面跟我们云南的文化挺像的。”来自云南的游客乐雪凯表示,此次来参加隆林“火把节”,主要目的是与当地进行交流学习,深化双方合作,以带动其景区旅游发展。
长桌宴现场 摄影 梁章晖
“我是从南宁过来隆林这边出差的,刚好遇到这个‘火把节’。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个‘火把节’,体验了当地的特色民族风情,感觉非常有趣。我发现来这边参加活动的朋友,有好多都是从外地特意赶过来的。”来自南宁的游客杜秀明说。
据了解,隆林彝族火把节已列入百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火把节”的重要环节彝族祭送布谷鸟、隆林彝族打磨秋入列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隆林‘火把节’是我县每年举办的民族节庆活动。起初这个节庆活动主要是展现彝族的传统习俗和非遗文化,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火把节’已演变成了各民族同胞同庆的盛会。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火把节’的参与人数逐年递增,在带动我县文旅消费上成效明显。”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罗燎原表示,隆林将借助“火把节”契机,通过探索民俗活动与旅游业相结合的路径,打造文旅节庆品牌,推动隆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 林姗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