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相向而行 桂越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2024-04-16 11:41:42来源:广西日报编辑:林姗婷责编:刘洋

相向而行 桂越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越南友谊口岸。 特派记者 许 程/摄

相向而行 桂越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中国专家指导越南蔗农种植甘蔗。 特派记者 王 谰/摄

相向而行 桂越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3月8日,广西首趟电力铁塔中越班列从南宁国际铁路港开出。刘雅琴/摄

  近年来,在中越友好合作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深入贯彻落实中越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系列重要共识,深化经济贸易、互联互通等领域务实合作,共同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3月25日至29日,2024广西媒体越南行采访团分赴越南谅山—广宁、高平—河江,围绕“同志加兄弟 携手向未来”采访主题,探访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的深度合作。

  优势互补 双边贸易屡创新高

  3月25日,记者前往越南谅山同登火车站采访,在越南1A公路上,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大卡车有序驶向友谊口岸。“这些货物都经友谊口岸出口到中国。”越南翻译说,“这两年,越南和中国的双边贸易越来越红火。”

  据自治区商务厅负责人介绍,广西与越南通过实施《加强经贸领域合作备忘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经贸合作水平持续提升。据统计,2023年,广西与越南双边贸易进出口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突破2500亿元,越南已连续25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3月29日,记者在横跨中越界河的北仑河二桥上看到,一辆辆大货车穿梭不停,十分繁忙。芒街国际口岸管理所副所长阮进安告诉记者,近两年来,通过芒街—东兴口岸出入境的货值持续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经芒街国际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额达6.68亿美元,同比增长36%。今年是广西和越南实施《加强经贸领域合作备忘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的第一年,双边贸易“开门红”让双方对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充满信心。

  合作共赢 跨境物流蓬勃发展

  3月25日,在友谊关口岸,广西大洲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振华告诉记者:“得益于友谊关口岸日益完善的通关设施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我们的业务量连年增长,报关票数由原来的全年400多票增长到现在的6000多票。”廖振华说,随着中越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密切,2020年该公司在越南河内设立了分公司,主要承接办理越南与中国的各类进出口业务,今年一季度实现了近2000车次的业务量。

  广西大洲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越南合作伙伴——越南越大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阮国宝表示,“中国是世界主要的制造业中心,越南市场需要的产品,中国几乎都能制造生产,而且质量很好,为我们拓展外贸业务提供了机遇。此外,中国市场对越南水果和农产品需求量很大,如榴莲、香蕉、火龙果、西瓜、荔枝等,我们也在谋划水果等农产品的运输业务。”阮国宝说。

  中越跨境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从一组数据可见一斑:2023年,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货物和出入境车辆保持高速增长,其中进出口货运量达426.7万吨,同比增长56.2%。

  便民利民 跨境金融风生水起

  3月28日,记者走进越南芒街一个集贸市场,在一家特产店询问芒果干价格。店主用中文说:“25元,人民币。”在芒街,不少越南店家都使用人民币结算。

  广西与越南山水相连,开展边境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促进中越贸易投资便利化,中越两国深化跨境金融合作。“广西北部湾银行不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线上化水平及产品创新,探索中越银行合作新模式,通过与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开展边贸汇款、跨境人民币购售、国际结算等业务,有力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降低沿边企业汇兑成本。”广西北部湾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2月底,该行与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185亿元,跨境人民币购售累计34.44亿美元,累计为上百家中越边境企业和超万名边民提供金融结算服务。

  与越南接壤的防城港市,跨境金融业务开展得红红火火:全国首个《海运互市贸易进口结算业务展业规范》在防城港市落地实施,创新开展覆盖东盟十国的海运方式进口互市商品结算试点;成功创建中国—东盟货币鉴定实验室,越南盾、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实现常态化。

  “2023年,防城港市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130亿元,同比增长88%。率先在全区恢复跨境现钞调运业务;推动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快速增长;营造良好外币兑换环境,助力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防城港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日报 特派记者  简文湘)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